蓝水远从千涧落

——杜甫笔下的玉山蓝水

孔明

每次涉蓝水,登玉山,总想起杜子美的诗句:“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吟颂者再,不由得呼出声来。
山呼谷应,豁然之胸顿开,浩然之气顿生,一种旷古心怀,竟令自己现出醉态。

唐诗里的陕西9蓝水远从千涧落杜甫笔下的玉山蓝水

唐肃宗乾元年间,历经了安史之乱的诗圣杜甫因上书替宰相房琯辩白,触怒皇上,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年9月,墨客到蓝田游览,寄居于王维的内弟崔兴宗山庄。
9日,与文友佩茱萸,登玉山。
秋逢重阳,叶落草黄;蓝水夺目,玉山高仰。
登高归来,于崔氏山庄宴饮正欢,忽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墨客诗兴大发,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回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笔者有幸生于玉山脚下,更有幸多次涉足蓝水深谷,其峰峦之龙形虎势,其瀑流之雪崩雨注,自然图画于胸

一咏一叹,诗情浩荡;一抑一扬,诗意昂然。
度彼时彼境,揣诗里诗外,难言情怀呼之欲出,不了壮志一览无余: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山秋水,透出凄凉。
眼看着老境已至,满腹才华不能伸展,哪里还有心情开怀豪饮?然而重阳一聚,来之不易;友朋一会,何时重温?纵然忧郁,也只能强颜欢笑,歌以尽兴,饮以尽乐了。
遥记孟嘉当年,身为桓温参军。
也是重阳节这天,孟嘉随桓温游龙山,一阵风来,吹落了帽子,桓温瞧见了,哈哈大笑,命随从孙盛作文以调侃。
孟嘉不但不恼,反而也作文以自嘲,其洒脱风骚,一时传为嘉话。
巧的是杜甫自己也做着参军,只不过此参军非彼参军也。
官场失落意,仍忧国忧民;年奔五十,却壮志难酬。
自知“短发”稀落,故而羞于示人,恐怕风吹帽落,现出老态。
纵然帽子弄歪了,也要笑着要求一旁的人为自己正一正,以保持儒者风范。

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义士晚年,壮心不已”。
看呵,蓝水天上来,气势多豪迈!
千涧谷幽,万层岩峻,飞瀑悬空,奔流腾落。
玉山巍巍,高耸入云;两峰历历,并肩对峙。
“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世上没有倒流的河水,今日此会必有一别,明年之会谁还健在?醉眼朦胧,把一束茱萸看了又看。
在墨客眼里,茱萸最解世事人意,若其不然,何苦要在这一日佩带着它登高望远呢?

玉山蓝水却是一对天然的绝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山赖水而美秀,水赖山而清幽。

自古及今,悲秋而吟者,何其诗圣一人哉!
诗圣之所以是诗圣,于此一首七律,足见不同凡响。
起笔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已经起伏翻滚;颔联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翻古人公案,说自家风骚。
至此笔锋陡转,石破天惊:“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一联壮语,造出一方天下;两句豪言,唤起千古精神!
玉山因之得其气势,蓝水因之摄其魂魄。
千百年来,玉山虽名逊五岳,却不失落高古,其风骚壮美,一贯藏之经典,只是不为世外之人尽知而已!
就算知之者,也多浮光掠影,不识其本来面孔。
笔者有幸生于玉山脚下,更有幸多次涉足蓝水深谷,其峰峦之龙形虎势,其瀑流之雪崩雨注,自然图画于胸,叹为不雅观止。
笔者也曾登临西岳,那山固然险要,却少见古木森森,显得阳气有余,阴柔不敷;笔者也曾舟游漓水,那水固然清澈,却少见悬岩嶙嶙,显得脂粉太重,素面渐失落。
玉山蓝水却是一对天然的绝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山赖水而美秀,水赖山而清幽。

蓝水清澈,是由于玉山不像西岳,游人像赶集,蜂拥而来,蜂拥而去

行文至此,笔者生出隐忧。
杜甫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人怕出名猪怕壮,山水出名,也未必是件好事。
蓝水清澈,是由于玉山不像西岳,游人像赶集,蜂拥而来,蜂拥而去。
然而玉山蓝水毕竟近临都邑,其“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日子还能有多久?

(《唐诗里的陕西》之九)

每次涉蓝水,登玉山,总想起杜子美的诗句:“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吟颂者再,不由得呼出声来

愿读孔明散文者,请点击下边文题链接:

《唐诗里的陕西》(8):秦川如画渭如丝

《唐诗里的陕西》(7):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诗里的陕西》(6):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唐诗里的陕西》(5):岹峣太华俯咸京

《唐诗里的陕西》(4):云横秦岭家何在

《唐诗里的陕西》(3):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唐诗里的陕西》(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诗里的陕西》(1):终南望馀雪

我岭上

孔明散文集之一:《我岭上》

孔明散文集之二:《书中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