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去世。

其二

悯农唐李绅 其一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

译文

(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日就可以收成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垦植的田,可仍旧有种田的农夫饿去世。

(其二)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人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人辛劳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译文:

稻田因景象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由于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人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受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遇上今年闰了一个月,受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分享逐日学古诗#

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青鸟使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品。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软弱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寺人和寺人的部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天子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寺人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古诗佳作分享#

陶者【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

烧瓦工人挖光门前的土来烧瓦,但自家房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朱紫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逐日一诗词分享#

蚕妇【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

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今日诗词赏析#

以上这几首诗,利用朴实的措辞讽刺时势,控诉与指斥社会中不平等征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并且这几首诗都属于反响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诗中以这种环环相扣的比拟,道出了人间间的不平等,表达了墨客的愤懑和对底层劳动人民朴拙的同情。

当然,此类诗词还有很多,如唐代墨客孟郊的《织妇辞》,唐代墨客于濆的《辛劳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