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姬旦《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
走如马,不与马争走;
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
译文:亲戚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落,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纵然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纵然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率的快慢;纵然聪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光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
赏析:《诫伯禽书》讲的是谦逊谨慎的美德。纵然贵为天子,之以是富有四海,也是由于遵照了这些风致。不知谦善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便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二、司马谈《命子迁》
司马谈(约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之父。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译文: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期间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从事奉父母延伸到事奉君王,藉以为国家效忠,为民众做事。到了老年,就要检讨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终极圆满于立身行道,这才是孝道的完成。通过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才是最大的孝道。
赏析:司马谈登时书柜,以是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文籍文献。司马谈在临去世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叮嘱,这便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去世后,司马迁能继续他的奇迹,更不要忘却撰写史籍。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终极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乃至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三、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中国民气目中智者的化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甚至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教化的人,是这样进行教化磨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风致。不把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沉着安详心神专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须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褊狭躁进就不能冶炼脾气。年年纪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四、诸葛亮《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年夜方,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一个人该当树立远大的空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险些靠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表示出来,使你内心震撼、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弯曲平分歧境遇的磨练,摆脱噜苏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拔除自己自怨自艾的感情。做到这些往后,虽然也有可能在奇迹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里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奇迹会不堪利呢!
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无所作为,永久殽杂在平庸的人群之中,就会难免沉沦腐化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赏析:《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分别是诸葛亮为告诫其子诸葛瞻和其外甥庞涣所作。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好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好。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可以说各有侧重,《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主要性,《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主要性。
五、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众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付弈。
译文: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纵然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革。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落去君子的高尚风致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寻思吗?
赏析: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诲很严格。为节略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地皮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连续养成读书的习气,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六、琅琊王氏家训
琅琊王氏,我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素有“中原首望”之誉称。《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和36个驸马以及186位文人名仕。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译文:言行能同等,是信的极点;把隽誉推让给别人而自己承担过失落,是德的极点;传播好名声使亲人显赫,是孝的极点;兄弟和乐,宗族欢欣,是悌的极点;在财物面前没有比谦让更好的了:这五条,是立身的根本。
赏析:以信为首,以行达信,开门施教,贵在待人。王氏家训把处理年夜大好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把“信”作为立身处世的第一要务。这摒弃了“去世读书”关门式的教诲办法,教诲后人走出家庭,诚信地与人交往。
七、《包拯家训》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县)人,北宋名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上苍”之美誉。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同族;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译文: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罢免的人,都不许可放回老家;去世了往后,也不许可葬在祖坟。不屈服我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赏析: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司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订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镌刻在石上,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数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众人风范。
八、司马光《家范》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海军长西席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译文:当人母亲不担心她不慈祥,担心的是过于溺爱而不知玄门诲他们。对付母辈,司马光认为:慈母之以是败子,关键在于爱而不教,只是过分的宠爱和溺爱。小则使儿女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稼穑之艰,不晓生存之难;大则使儿女们任性孤行,不顾纲纪,无法无天,以至于做出不忠不孝、丧尽天良的事,到头来身入囹圄,身首异地,成为社会上的残存和犯人。
赏析: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主要。他说;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就研究立身处世和处理繁芜的身边抵牾而言,《家范》确实主要且实用。当代人须要从古训中汲取聪慧,做一个“世事练达”之人。
九、陆游《放翁家训》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不雅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墨客。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才思敏捷的孩子,最随意马虎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形,做长辈的应该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常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该当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赏析:陆游生平极其重家庭教诲,写了大约二百首有关教诲子女的家训诗。《放翁家训》是陆游的一部家训专著,此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约写于其四十四岁时,后一部分约写于其八十岁旁边。《放翁家训》在宋代的家训中有一定的地位,此书结合陆游自己的切身履历写成,故在道德教诲方面有独特发人深省之处,个中最突出的思想是教诲子孙要继续明净家风,做明净人,专心耕读,做乡中君子。
图文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