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代,越来越多的人,填写《菩萨蛮》词,并产生了许多佳作。

本日,诗词君推举10首经典的《菩萨蛮》,每一都城是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苍茫迷离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0首经典菩萨蛮一首一个名句李白的最经典李煜的最艳情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在文学史上,有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即《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

相传,这两首词都是李白的作品。

这首词利用朦胧交错的描写手腕造成词境时空的淌恍迷离。

在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腕极为娴熟,展现了丰富而繁芜的内心天下活动,反响了词人在客不雅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最泼辣直白的《菩萨蛮》: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唐·佚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菩萨蛮》见于敦煌遗书斯四三三二号,当作于唐天宝年间。

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刚毅不渝,全词一共利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征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欲望。

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年夜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
此词圆熟流丽,挥洒弯曲,富于独创性的表现办法,使得这篇抒怀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最清新明丽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大家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大家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回籍,回籍须断肠。

这是韦庄最随处颂扬的一首《菩萨蛮》。

全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人美景美生活美 ,表现了墨客对江南水乡的留恋之情,也抒发了墨客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写得情真意切。

谭献《词辨》:强颜作欢畅语,怕肠断,肠亦断矣。

最清美婉丽的《菩萨蛮》: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此词堪称一首北宋版的《琵琶行》。

词人借写一个歌妓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实则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愁绪。

从筝曲所表现的内容写到弹筝者的情态,词人描写得形象、细致、逼真。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绪朴拙凄哀,风格蕴藉深奥深厚,令人可不雅观可叹。

最凄清萧瑟的《菩萨蛮》: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喷鼻香。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宋·苏轼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喷鼻香。

人怜花似旧。
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
夜深花正寒。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冬至。
苏轼东坡从泗洲(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过楚州(今江苏省境),登蔡景繁西阁,与王元龙晤,和楚守田待问,赋此词以嗔赠侍女。

全词利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述了泗水上的冬夜月景,陪衬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

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
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腕,值得借鉴。

最秾艳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闪动,鬓云欲度喷鼻香腮雪。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闪动》

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闪动,鬓云欲度喷鼻香腮雪。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作为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很能表示他的词风。

全词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范例环境中的范例女性形象。

词人把女子的边幅写得很俏丽,衣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述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全词成功地利用了反衬手腕,委婉蕴藉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天下。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边幅衣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最悲凄愁苦的《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宋·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卧时烧,喷鼻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的前半生,幸福美满,后半生,流落流落,遍尝苦辛。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
上阕写作者在早春日子里用醉酒浓睡来开解浓重乡愁的情景,下阕写她除了神经受到麻醉否则是不会忘却故乡的愁苦心绪。

全词通篇采取比拟手腕,上阕写早春之喜,下阕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动听,构思超妙。

最悲愤感慨的《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公元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时,他登上郁孤台了望,借着山水,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全词对朝廷偷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腕,表达了蕴藉深奥深厚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宝贝。

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抑扬之美,在词史上完备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最孤独伤感的《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去,一年能几团圆月。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去》

清·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去,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宅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往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康熙二十一年(1682)仲春份,纳兰随从康熙到盛京告祭祖陵,并巡视吉林等地。
远在他乡,词人想起了远在北京的妻子,心有所感,写下这首词,抒写了对闺中妻子的思念。

上阕由问句起:“问君何事轻离去”,这句是词人故意仿照妻子口吻质问自己:你为何轻视离去?表面上是妻子恼我,骨子里是我谅妻子,笔致深情而委婉。

全词话语直致,但内容弯曲,首句的拟言和结句的用典都为本词增加深奥深厚宛转之情,深婉动听。

最风骚艳情的《菩萨蛮》: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喷鼻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随意率性怜。

这是一首描写男欢女爱的词,听说他的主人公便是李煜和小周后。

一个繁花盛开、月光淡淡的夜晚,一个少女来与情人幽会。
她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喷鼻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
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
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一直的发颤。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近的措辞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动听,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田地。

这十首经典的《菩萨蛮》,有豪迈大气的家国情怀,也有风骚旖旎的小儿女情态,哪一首是你的最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