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 佛(月八十,音膝) ①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役夫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膝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④而不缁⑤。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2) 公山弗扰⑥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⑦,何必公山氏之之⑧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
[注释]
①佛膝(bi xi):晋国大夫范氏的家臣。
②畔:同叛,谋反。
③磷:薄。
④涅:(nie)染黑。
⑤缁(zi):玄色
⑥公山弗扰:季氏的家臣。鲁定公八年,公山氏在费邑伙同阳货背叛季氏,结果叛乱失落败,公山弗扰逃往齐国。
⑦已:停滞。
⑧之:前去。
[大意]
(1) 佛膝造反后,召孔子去,孔子想去。
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膝凭借中牟作为据点谋反,师长西席您却要去他那里,这怎么说得通呢?”
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也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只匏瓜吗?怎么只能够挂在那里不给人吃呢?
(2) 公山弗扰盘踞费城造反,要孔子去,孔子有打算去的
想法。
子路不高兴了:“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到公山氏那里去呢?”
孔子说:“那个人难道会白白召我去吗?如果有人肯用我,我会使鲁国成为另一个周王朝,使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复兴。”
[阳子今解]
这两则故事讲的是孔子的心途经程。孔子率众弟子漫游列国,希望能以仁治国,以礼治国;虽然他的弟子中人才济济,文才武略都不缺,可每一个国君都不想用他。
韶光一久,孔子虽然道德高尚,但也是骨肉之人,终于忍不住,开始用行动发牢骚,意思是:“你们浩瀚国君不用心,那我就干脆到一个叛臣那里去算了!
”
就算子路不劝他,孔子会去吗?当然不会去,为连他的弟子都明白的道理,孔子作为老师总能不知;只不过他的怨气实在有点大,以是前后两次有叛臣召他,他都口头上表示要去,还真把弟子们吓坏了。
为了掩饰笼罩自己的一时的冲动,孔子只好摆出来大道理:“我去是为了光复国礼啊!
”这就更让人迷惑了:在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度里都无法复兴的奇迹,在一个叛臣领导的区域中难道会成功?
有学者阐明说是子路性急,孔子只是逗他玩玩。这就有点奇怪了,如果说逗的话,逗着玩一次就够了,为什么要在不同的韶光和人物,两次重复涌现呢?
由此充分表现出孔子急于入世的心态,更加可以从侧面见告想要急于成功的年轻人们:
人生的成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的——就算是贤人孔子,在生前也是急不可待,但又无可奈何的啊!
我们从两则故事的笔墨阐述中,彷佛可以感想熏染到孔子的迫切而又坦诚的神态,乃至有点咬牙切齿的样子:彷佛在开玩笑,又彷佛在讲至心话。
说一句屈辱圣贤的话:狗急了跳墙,人急了干什么呢?
既然人的入世成功与否,与环境的影响关系颇大,那作为肚量胸襟大志而又久不得志的人来说,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这个题目远实在太大,决非一篇小文章所能详细阐述的,但还是找出宋朝几位名人的经历供同学们领悟吧。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文诗词俱佳,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但他文坛得意,官司场失落意,生平起起伏伏,几次被贬,曾被贬到广东的惠州,后来以移到儋州,至今在海南岛保留有他的祠堂“苏公祠”。
在当时来看,海南岛不仅是个不毛之地,而且云山雾嶂,外来的人极易水土不服。苏轼谪居海南期间,讲学明道,对琼州人文的兴盛起了主要的浸染。
因此,明万历时就开始为他建立祠堂,祠内陈设了浩瀚苏轼的诗词碑刻,祠前有一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苏轼是眉隐士)
苏轼面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不雅观人生,豁达大度,虽仕途多舛,但大都能坦然处之;但有时也忍不住会把压在心头的苦闷倾吐出来,比如在《游金寺》中,他看了晚江的美景,不由地想:“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再往后又逢打击,苏轼终于开始觉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酎江月”的苍凉。
宋元符三年,苏轼63岁。当时哲宗去世,徽宗继位,元佑党人被平反;苏轼于5月份从海南岛被调任广西的廉州。途经澄迈时,他登通潮阁赋七绝一首,描写自己被召回的心情,写得凄苦沉闷,诗是这样写的:
“余生欲老海南村落,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之后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苏轼的诗词歌赋以人文景致为主,基本上没有金戈铁马的气息。在苏轼去世之后的24年,宋朝的另一个大墨客陆游出生了。
陆游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墨客,中过进士,曾任王炎将军的幕府做过参谋,驻扎在陕西的南郑,积极方案过北伐。据他在诗中讲,他曾经在军中打猎,乃至还刺过虎;但他自己彷佛并没有亲自上过前哨。
沿着陆游的诗歌去追踪,可以清楚重列他的人生态度的转换:年轻时壮志凌云,壮年面对现实,之后发发牢骚,晚年无奈,但究竟满怀希望。
49岁时,经历过官场沧桑的陆游见南宋朝迁一味忍辱求和,他只能将心中的激情通过诗歌表现出来:“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入荒。”“(陆游此时的心态与孔子当年急于入世做官司的心态何其相似啊!
)
52岁的陆游不得不面对痛楚的现实:“和戌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豪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去世弓断弦。”
又将近10年过去了,61岁的陆游显示出极度的无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后的的陆游在无奈中仍旧满怀着期望:“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乃至在他的绝笔《示儿》中仍是满腔豪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陆游在壮志未酬的情形下,表现出更多的不甘心与渴望,也显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与陆游差不多同一期间,著名词人辛弃疾比陆游的经历还要丰富。辛弃疾年轻时文武全才,积极反金,曾经带领一万多人渡江到南宋,却被终结了;他要规复国士的操持更是被束之高阁,他在南宋做官时,也受过多次打击,几次被罢官,又几次被起用。
刚开始,辛弃疾感到痛楚,感到孤单和没有知音,他在词中曾经写到:“马作的芦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时候也免不了“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逐步地,辛弃疾将自己的牢骚抒发在自己的词中:“追往事,叹今吾,东风不染白鬓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邻种树书“。
这是多大牢骚啊,但他在另一首词中描给了自己肚量胸襟开阔的一壁:”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又过了多少年,辛弃疾终于想通了,他轻松了过了一段写意的生活,这在他的词中都有表示。他看懂了人生,于是他变得平淡;有机会报效祖国就效忠,没有机会就乐守田园,就算发牢骚也变行很淡然。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面对世事不顺心,发过牢骚之后,三人的表现还是稍有不同:苏轼基本上处于无奈之中,当然也为当地群众做了些好事;陆游则一贯期望收复中原,死心塌地,辛弃疾则在无奈之中趋于淡然,使自己的生命能活在一个比较轻的氛围中,这对付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同学们,你们看了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的例子,结合孔子本人的人生境遇,你们往后碰着了麻烦,发完牢骚之后又怎么办呢?
顺便说一句:牢骚最好不要公开拓,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虽然发牢骚是人的自然反应,许多时候并不受大脑的掌握;纵然勉强掌握住了,也会在生理上、生理上反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