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有怀
宋·刘安上
自从南郭得三椽,怕趁荆溪半夜船。
每望白云惊岁月,空将清梦绕林泉。
虽因追远时来此,又见登高意暗澹。
纵目不知多少恨,一声孤雁夕阳天。
刘安上(1069—1128),字元礼,永嘉(浙江温州)人。少以文行有名,温州“元丰太学九师长西席”之一,与从兄刘安节一起入太学师从程颐,俱以学行为乡里所推,时称“二刘”,称刘安上为小刘师长西席。
刘安上登绍圣四年进士,授杭州钱塘县尉,继升处州缙云县令。
大不雅观元年,提举两浙学士,徽宗称其酝籍有大臣体,即日除监察御史。
次年,迁侍御史,论事详审。上疏直言宰相蔡京罪数十条,又与中丞石公弼共劾之,蔡京罢相。刘安上迁右谏议大夫。
丁母忧离任。
政和初以中书舍人召,踰年除给事中。力请外任,除徽猷阁待制知寿州,后历知邢州、寿春府、舒州,所至皆有惠政。
徽宗宣和初致仕。
南郭:南面的外城。
三椽:指的是简陋的屋舍。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之地。
追远:敬拜效忠诚,以回顾先人。
登高:登至高处。
自从南郭得三椽:墨客自从来到宜兴城的南郭,并且有了安身之所。这里的“三椽”指的是简陋的房屋,暗示了墨客生活的清贫与朴素。结合他的人生履历,此诗他应是丁忧为母亲守孝期间所作。
怕趁荆溪半夜船:盛唐·皇甫冉《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从表面看墨客是对半夜乘船荆溪上,对荆溪急流的担忧,但这种担忧并非纯挚对付旅途的畏惧,更多的是对付人生之路上的险阻的忧心。
每望白云惊岁月:墨客以“白云”象征流逝的光阴,每每望及都使人感叹岁月无情。“惊”字表现了墨客对韶光流逝的惊愕与无奈。
空将清梦绕林泉:“清梦”指的是纯净无暇的梦境,也是指自己的志向抱负。林泉则是隐逸、清闲的象征。墨客只能将“清梦”寄托于这山林与泉石之间。
虽因追远时来此,又见登高意暗澹:虽然由于回顾先人而来到这里,但再次登高望远,心情却变得惨淡悲惨。“登高”不仅指物理上的登高望远,更象征着墨客对人生高度的追求与探索。
纵目不知多少恨,一声孤雁夕阳天:墨客用纵目远眺来表达内心的无尽感慨,而孤雁和夕阳则构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墨客的孤独和忧闷。
纵目,表达了墨客对付远方无尽的遐想与感慨;而“不知多少恨”则是对人生各类遗憾的抒发。
孤雁,常常代表着孤独和离散;夕阳,则常常与朽迈、去世亡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墨客通过这两个意象,将自己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这首诗通过描述墨客在荆溪的所见所感,全诗贯穿着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付光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春日生活打卡季#
#记录我的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