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北宋的王安石的断句,在“无”跟“有”后面断句。当代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韩鹏杰认同这一不雅观点。
另二个是魏朝的卓绝天才王弼的表明本。他的断句是“无名”“有名”“无欲”“有欲”。当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赞许此不雅观点。
而在我看来,不论是哪一种断句,只要讲得通,我们就可以认同它,或者乃至两种你都可以考试测验着去分别进行体会。由于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谁都不知道到底哪种是对的,只有老子本人知道,我们无法请他出来为我们指示迷津。现在人研究古人的著作我们要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它,我们读书不便是为理解惑吗,我们不要在断句高下功夫,只要能解我们的惑的都可以认为是精确的。或者说为什么要断句呢,既然这么有争议何不采取“无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