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觞漫谈】
之前写的文章,一贯在说唐代的诗僧如何如何。这几天又连续找了几家唐代比较有名的诗僧,读他们的作品,却以为平淡无味,由于诗僧平日里隐居山林,生活的范围,打仗的社会都很是狭小。如果一味的写景摹情,写多了自然就会涌现语意上的重复。
而且僧人写诗,除却宋初的九僧一意模拟贾岛姚合的苦吟之风,炼字炼句之外,很少有着意于铺陈描写的作品,每每只是淡笔勾勒,为的是表达自己心中的意趣,或者是临时所生的感悟。
只是这感悟也不常来,来的也不一定是妙理,以是个中的佳作,实际也并不多。
古代的如此,却还有近当代的诗僧,有诗可读。
近当代的诗僧中间,最著名确当推弘一法师,他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真正是美到了极点,而且无论前半生在尘凡中,还是后半生跳出尘凡外,他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成绩,他的生平正如自己的临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第二个,我想就该说到了苏曼殊。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由于自己对近代史理解的并不是很多。苏曼殊从前留学日本,学成返国后先是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就出家为僧。
他这生平,曾经三次还俗又三次为僧,挣扎在对现实的激情亲切和失落望之中,终极,过早的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之火,仅仅在世间度过了35了春秋就辞世而去。
【临其诗境】
本日要欣赏的这一首诗,是苏曼殊存世的最早的作品,是他还在日本读大学的时候写的,那时候才刚刚20岁。那时候的他正要从日本返国,投身到海内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中。
临别时,有同为留学生的好友想送,于是写下此诗,表示自己对出息的信心以及不平不挠的决心。
【经典原文】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清代:苏曼殊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散发长歌揽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条分缕析】
诗中提到的这个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也留下过痕迹,汤国顿,广东人,是苏曼殊留学日本时候的好友,后来归国,在辛亥革命时任中国银行总裁,可惜革命场合排场风云变幻,几年之后,于1916年被军阀龙济光刺杀。
我们来看这首诗歌。
远遁外洋的鲁仲连不愿意尊秦国为帝,换得这茫茫烟水,淹没浮身。这一句用鲁仲连的典故,魏国青鸟使新垣衍劝赵王尊秦为帝,鲁仲连武断反对,并表示,如秦国“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蹈东海而去世耳!
吾不忍为之民也”借他来表示自己不愿意做清王朝子民的心意。第二句提到故人,将一国之人的愤怒与英雄的仗义之泪,全都抹在这一尺鲛绡之上,赠给我的故人。这里将题目中“诗并画留别”的事情交代了清楚。
第二首是对自己拜别的感慨,尤能展现苏曼殊个人的风采与气概,值得细细看来。
易经里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句子,读来霸气,实际上则是龙不在水中,日暮道穷的意思,苏曼殊在这里用典,也是自己对付国势的复苏认知。
下一句“散发长歌揽大荒”,与上一句连起来读,切实其实让人血脉贲张。正是少年心性,才能写出这样大气磅礴,英气万千的句子。这一句是从苏轼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散发下大荒”变革而来,可谓各有千秋。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末了一句以荆轲自比,归国反清,革命天下,已然是无需多言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