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了朋友家俏丽精细的小庭院,无意间创造藤蔓上挂满了绿皮果子,似梨非梨。
藤蔓像山羊爱吃的络石藤,但又比络石叶子厚大翠绿。

木莲冻,可以做豆腐!
”朋友的母亲说。
经由查证,才知它叫木莲,有“鬼馒头”“爱玉子”等多种别称,木莲冻只因此它为食材做的一种夏天小吃。
它还有一个更诗意的学名——薜荔,《离骚》中多有其身影。
中国大妈是多么“经世致用”,务实地证明了“民以食为天”的伟大,而伟大的爱国墨客又是多么的浪漫主义。
空想与现实不便是生活的两翼吗?

木莲是藤本植物,枝秀如莲,花明如玉,不雅观赏代价高,初夏盛开玉色小花朵,奇丽动人。
籽料眇小,呈赤色,富含果胶,可制食用凉粉。
《离骚草木疏补》一书里阐明薜荔的果实:“似莲房,中有细子,上锐下平,外青,霜则瓤红,常为鸟乌所啄,童儿亦食之。
”茎、叶、果可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毒等浸染,以是制成的木莲豆腐,具有绿色保健之功效,类似如今的果冻布丁。
台湾地区称薜荔冻为“爱玉冰”,名副实在啊!
——这薜荔冻颜色像黄龙玉一样俏丽,而质感又像冰一样晶莹。
看来我又多了一个舌尖上的梦想,便是盛一碗淡黄透明的木莲冻,加一勺蜂蜜,在太阳底下连舀带喝,风凉滑润,嗖嗖见底,唇齿间留下淡淡的天然果喷鼻香。

薜荔那像莲房一样的果实做成的食品,听说医书上有个专门名词,叫冰浆。
杜甫有一首诗《郑驸马宅宴洞中》,讲唐玄宗的女儿临晋公主下嫁郑潜曜,他去郑驸马家赴宴,郑家宅院深且广,宅内有莲花洞,夏天景象热,宴会就设在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春羽觞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
”盛冰浆的容器是碧色的玛瑙碗,看了就以为冰凉沁脾。

晨读丨薜荔诗情木莲冻

大概正因木莲有诸多食效药用,它走进了鲁迅笔下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平常的果实”。
以至于到了三味书屋,鲁迅依然念念不忘,“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如果说木莲是现实主义的童年乐果,那么薜荔便是浪漫主义的诗情幽怀,由于其花语是高尚。
爱国墨客屈原在《离骚》《九歌》中就多次抒写它,“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而柳宗元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更是随处颂扬的千古名句。
宝玉在《芙蓉女儿诔》有“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个中的“雨荔”是指雨中的薜荔,化用柳诗。
“幽人披薜荔,怨妾采蘼芜”,薜荔衣也称为隐士的服装,如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白居易《重题》:“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

《红楼梦》第十七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宝钗居住的蘅芜院遍布奇花异草,薜荔便是蘅芜苑比较突出的植物。
宝玉写的《蘅芷清芬》提到:“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在屈原的辞赋里,薜荔象征着清高和芳洁,这大概是自恃清高的宝姐姐喜好它的缘由吧。
湘云崇拜宝钗,因此主动哀求和宝钗一起住在蘅芜苑,“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她对蘅芜苑的喷鼻香草植物印象深刻,以是将笔下的白海棠也安排进蘅芷萝薜的环境中去。
蘅芜苑表面看清淡无味,走进去却暗香涌动,配置的是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乃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喷鼻香之可比。
骆宾王曾说:“薜茘,喷鼻香草,本草络石也。
在石曰石鲮、在地曰地锦、绕木曰常春藤、又曰龙鳞,薜荔又曰扶芳藤,今京师人家假山上种巴山虎是也。
”明朝杨慎认为“凡木蔓,皆曰薜荔”,薜荔已经成了木本藤萝的总称和代名词,因此贾政的傍友开口便说蘅芜院里的各种木藤是薜荔藤萝,实在是随大流。
贾母他们在蘅芜苑里看到了那些“奇草仙藤”,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喷鼻香矣。
”蘅芜院的奇草仙藤堪配宝钗的不假润色、天生丽质和通达古今的绝代才华,雪洞一样平常的寓所则反响了她镇静自律的心态,象征宝钗像山中高士那样高洁励志。
富贵逼人的皇商之家,却产生了这样一位品貌端庄高洁如仙子般的女儿,令人击节惊叹。
在第七十八回里,宝钗因抄捡大不雅观园而匆匆从大不雅观园搬走,宝玉来到蘅芜苑,看着那院中的喷鼻香藤异蔓,仍是翠翠青青。
这平凡无奇的薜荔成了文学大不雅观园里的“奇草仙藤”。

我已在屋后高坎下埋植了一枝薜荔,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