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意思是说,美的珊瑚玉树,纵怀在心间护在掌上,终于也无法真正变成私人所有。终会在更高的宫室里,养做旭日的花朵。
听说,清初天子顺治是历史上有名的多情种子,他爱美人不爱江山,尤其和董鄂妃爱情笃深,让人感怀。这首诗写的是清顺治帝与董鄂妃的故事。有专家考证,吴伟业在顺治十一年初应召入京,十三年上半年的样子离京,从韶光上推测,吴伟业在京的韶光,正是顺治与董鄂相识到热恋的一段韶光,以是才有此诗。
下面是他的《古意》六首:
(一)
争传婺女嫁天孙,才过银河拭泪痕。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那得恨长门。
这组诗为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而咏,前两句写册立后不久即遭废弃。三句\"大众大家\"大众指天子,末句用汉武帝陈皇后长门宫事。意思是说,但愿天子能龟龄 ,自己虽被废而仍无怨恨。顺治实只活到二十四岁,从反面哀悼顺治之不永年。孟氏说:\"大众措词虔诚,是墨客之笔。\"大众
(二)
豆蔻梢头仲春红,十三初入万年宫。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喷鼻香卖履中。
这是说,自己本是最早作配帝王,至顺治卒时,已幽居别宫,无法参加送终之事。西陵原指曹操陵墓,分喷鼻香卖履也是曹操遗令中语,意即自己只能望空而哭,却不在守陵之列。
(三)
从猎陈仓怯马蹄,玉鞍扶上却东西。一经辇道生秋草,说着长杨路总迷。
陈仓即今陕西宝鸡,秦文公曾游猎于此。长杨为秦国旧宫名,汉代润色后而为行宫,因宫有长杨树而得名。这是说,自己最初原曾承受恩宠 ,骑着宝马随从顺治出猎,游憇行宫,后来却被废弃,至今不堪回顾。
(四)
玉颜干瘪几经秋,薄命无言衹泪流。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
这是说,生前失落宠多年,每自堕泪,而顺治至去世不肯回意,一旦地府相见,犹得低头。这几都城是墨客虔诚之笔。
(五)
银海居然妒女津,南山仍锢慎夫人。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唯应礼玉真。
古代帝王陵墓中,注水银以像海。史言废后性妒。汉文帝窦皇后因病失落明,文帝乃宠爱邯郸慎夫人。诗中的慎夫人比喻董鄂氏。意谓生时既不能与帝同室,去世后犹不能同穴,能同穴的为慎夫人 ,而董鄂氏去世后犹承世祖恩念。玉真指神仙,意为他生之约既属别人,则自己唯有修行以求羽化而已。
(六)
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这一首是指孟氏以为或废后非亲王女,由侍女作亲女入选,为世祖所恶。或董鄂氏实在废后家,由侍媵入宫。我意前两句指顺治对董鄂氏之爱慕与偏宠,末句似用白居易《上阳宫人》典 ,意思是废后为孝庄太后姪女,出生崇高,如掌上明珠,只因董鄂氏之故而不得顺治爱怜,落得与上阳宫人同一命运。这组诗既为废后而作,董鄂只是陪衬而已。
“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作上陽花”。這世間,總有很多雙無形的手,將珊瑚化作向陽花罷。世間女子,怕是多愿做掌心珊瑚,卻不得不做了亭台樓閣之上的向陽花。
不快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世間之事,大抵多是不得已而為之。或許旁人多奢望理解和支持,我卻疏於做這無謂的掙扎了。解與不解,又能怎樣?終究是殊難改變的結局和難得再少年的心境。
花如解語還應恨,石不能言最可人。誰愿做日日翹首相盼的上陽花呢?但是石,又有幾人能做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既不做花,也不願為石。只是世俗和歲月的打磨,讓多少磐石變成了圓滾光滑的頑石。也許,我只願做一棵樹。也許,我只能做一棵樹。
也有人认为这六首《古意》,是吴伟业的六首怀古作品。诗歌中,吴伟业用了大量的意象描述出了六幅不同的场景,虽然画面不同,但是都有同一个主旨目的,在于抒发亡国之情。诗中,用了泪痕、恨、哭、干瘪、泪流、怜等词眼,向众人说出内心的凄凉之情。吴伟业生活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他才华最盛的时候,恰好也是社会最为动乱时候,李自成入京后,崇祯天子自尽,李自成称天子没多久,吴三桂就引清军入关,此后明朝廷彻底结束了。面对新的统治政权,吴伟业在诗歌中,用珊瑚和花等意象,抒发了自己不愿向清朝统治阶级低头,但是面对世态,无可奈何之情;除此之外,进一步表达了身为明朝遗员,如果降服于清政府,就无颜面对旧明朝人士的纠结之感。
由于民间传说董卾妃便是董小宛,以是也有人将吴梅村落的《古意》六首中的第六首,用移花接木之法,按于董小宛头上。
清初,明朝遗留的绅士学者们对朝廷采纳的是悲观的不互助态度。为了肃清隐患,安抚和掌握这些有号召力影响力的文人,顺治九年,朝廷下诏命各地推举文士应试为官。而吴梅村落是首当其冲的人选,吴梅村落誓去世不从,奈何他实在太有名,朝廷软硬兼施,吴梅村落恐怕祸及父老家族,被迫于顺治十年玄月北上应试,被授秘书院侍讲,当时正值顺治废后不久,顺治极好文词,常常让词臣侍从旁边。顺治十三年,吴梅村落升任国子监祭酒,八月董鄂氏被册为妃,这年冬,吴梅村落以嗣丁忧请假返家,从此辞官隐居。
二. 吴梅村落《清凉山赞佛诗》个中有如下几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孔雀蒲桃锦,亲自红女织。\"大众……“只愁许史辈,急泪难时得。从官进哀诔,黄纸抄名入。”
毫无疑问,吴梅村落此诗所咏“千里草”确非董小宛。首先,诗句有“只愁许史辈,急涙难时得”。“许史”乃指后妃支属,典出《汉书·外戚传》,如所咏是被劫入宫之董小宛,何来“许史”?其次,《忆语》记董小宛“来岁夜义”。在一次逃难中对冒辟疆说“脱故意外,前与君纵不雅观大海,狂涛万顷,是吾葬身处也。”而此诗所咏“千里草”与天子甚恩爱,且生有一子而夭(诗句“南望仓舒坟”),如指董小宛,岂非令冒辟疆尴尬,《忆语》失落色?当时重女子节操,好友之妾投入满清天子怀抱,是绝不可能去着力歌咏的。再次,不但此诗,在他处吴梅村落亦无类似暗示。
吴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或许不是无意为之,但所指的并不是董小宛,而是董鄂妃。吴伟业不懂满语而误会其姓董。王国维师长西席就曾经专门撰文: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与董小宛无涉。”从另一个方面想来,吴伟业是冒辟疆的好友,又怎么极尽笔墨地描写朋友的妾室被人所掳,并且与他人恩爱缠绵呢?岂不是故意令朋友尴尬么?
三.《冒辟疆全集》(1126页)吴梅村落《题董姬宛君小像八绝句》有引
其引云:“夫笛步美人,出卖珠之女弟;雉皋公子,类侧帽之参军。绅士倾城,相逢未嫁;人偕燕婉,时遇漂摇。则有白下权家,芜城乱帅。阮佃夫刊章置狱,高无赖争地称兵。奔迸流落,缠绵疾苦; 支持药裹,慰劳羁愁。苟君家免乎,勿复相顾;宁吾身死耳,遑恤其劳。已矣夙心,终焉薄命;名留琬琰,迹寄图画。呜呼!
针神绣罢,写春蚓于乌丝;茶僻喷鼻香来,滴秋花之红露。在軼事之留传若此,奈余哀之恻怆如何。镜掩鸾空,絃摧雁冷。因君长恨,发我短歌。贻以八章,聊当一嘅尔。”
诗曰:
射雉山头一笑年,相思千里草芊芊,
偷将乐府窥名姓,亲击云璈第几仙。
珍珠无价玉无瑕,小宇贪看问妾家。
寻到白堤呼出见,月明残雪映梅花。
钿毂春郊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
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写董小宛游历黄山)
京江叙旧木兰舟,忆得朗来系紫骝。
残酒未醒惊睡起,曲栏无语笑凝眸。
青丝濯濯额黄悬,巧样新妆恰自然。
入手三盘几梳掠,便携明镜出花前。
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按歌。
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
乱梳云髻下籹楼,尽室仓皇过渡头。
钿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江城小雨碧桃村落,寒食东风杜宇魂。
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第八首“江城小雨碧桃村落\"大众是虚构的一句诗,真实的江城是武汉,碧桃村落是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金马镇的一个小村落,属于半山区。
“寒食东风杜宇魂”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名杜宇,是蜀地一代君主,曾 禅位退隐,后国亡身死,化为杜鹃。暮春时节啼声不住,其声哀怨悲楚,动人肺腑。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子规啼血”、 “杜鹃啼血”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由此,墨客多借杜宇伤时托兴,这里借寒食祭坟扫墓,以表达对董小宛的哀思。
以唐代名妓薛涛比喻董小宛自然十分贴切,由于薛涛被誉为执着追求真爱的才女,而不以西施、虞姬、昭君(明妃)、绿珠、红拂比喻董小宛,是由于董小宛和这几位的出生不同。但后句的\"大众墓门深更阻侯门\"大众又是什么意思呢?
百科词条:“一入侯门深似海”出自唐朝墨客崔郊的《赠婢诗》,反响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后人用来指显贵人家深宅大院,门禁森严,一样平常人难以出入,旧日的好友因地位的悬殊而疏远隔绝。”
这里是说:小宛早去世,由于她是小妾不能葬于祖坟,但有冒襄为她在影梅庵旁设的墓地为证。既然有墓地且就在影梅庵旁,凭吊小宛为何又只能在梦里呢?由于\"大众墓田丙舍,豪家尽踞,\"大众 墓田被豪强霸占,犹如落入侯门,事实上已非冒家所有,冒家后人也就不能到先人坟前祭奠,只能望坟兴叹。冒襄可谓有苦难言,“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因此他便是要说也不得不拜托别人来说。《冒辟疆全集》(966页)梅村落致辟疆书云:“题董如嫂遗像短章,自谓不负尊委,因大篇伤悼,缠绵哀艳,文生于情,俾读之者涉笔亦有倫次。”由此可知,《题董姬宛君小像八绝句》乃梅村落受托之作,其时董小宛已去世,凡十三载。故梅村落曰:“题董如嫂遗像短章,自谓不负尊委......。”
此诗第二首明明赞董小宛“珍珠无价玉无瑕”,怎会随即又暗示她入宫受宠?又此诗是吴梅村落应冒辟疆之请而写的,以是曾在《答冒辟疆书》中就此诗说:“题董如嫂像短章,自谓不负尊委,因大篇伤悼,缠绵哀艳……”。此话一是证明董小宛确在家中病去世,故有“遗像”,如已入皇宫受宠,岂可“大篇伤悼,缠绵哀艳”?皇家豈容董小宛遗像留在冒家?二是也反证在此之前所咏《清凉山赞佛诗》,“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冒辟疆并不认为它影射董小宛入宫,令自己尴尬,以是才会特地请他来题遗像诗。
笔者在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冒辟疆全集》1397页(清康熙二十一年),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师长西席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中写道:“至今望秦海,鬼妾未曾归”。误认为鬼妾是指董小宛,实在鬼妾的阐明是:\"大众鬼妾,读音为guǐ qiè,汉语词语,释义为丧夫之妾。” 唐 杜甫 《草堂》诗:“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仇兆鳌注引赵汸曰:“已杀其主而夺之,故谓之鬼妾鬼马,如 匈奴 以亡者之妻为鬼妻也。”
“鬼妾未曾归”见《冒辟疆全集》第1397页(清康熙二十一年),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师长西席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个中第八章云:
桂树难交蔭,延津双铁飞。
几家人尽失落,万去世力全微。
浦口绝无路,芦中赖有矶。
至今望秦海,鬼妾未曾归。
(乙酉春,余百口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幸得一叶舟,藉罗浮生全。俯仰百口,杀掠男妇二十口。)
这里的陈则梁、张罗浮(张明弼)都是冒辟疆的拜把兄弟,陈则梁生年不详,癸未(1643)年著《盟言跋》(全集第893页),乙酉(1645)年遇害,遇害前著《八斗记》(全集第855页)。有人误认为鬼妾是指董小宛,实在鬼妾的阐明是:\公众鬼妾,读音为guǐ qiè,汉语词语,释义为丧夫之妾。” 唐 杜甫 《草堂》诗:“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已杀其主而夺之,故谓之鬼妾鬼马,如 匈奴 以亡者之妻为鬼妻也。”鬼妻、鬼妾便是寡妇。
冒辟疆自己怎么会称董小宛为鬼妾呢? 这里的鬼妾乃是指两位去世友之妻妾,“乙酉春,余百口避乱盐官,依陈则梁兄也。大兵至,张罗浮留之大白居。秋冬转徙至马鞍山,遇害,”明明白白写明陈则梁兄已经遇害,而张明弼也已于1652(亦说1653)年去世,冒辟疆生平收留难友的妻、儿浩瀚,陈维崧、吴蕊仙便是冒辟疆收留难友的妻、儿。
冒辟疆在《答和曹秋岳师长西席相遇海陵寓馆,别后寄赠十首原韵》之时,都没有她们的,故有“至今望秦海,鬼妾未曾归”之叹。
董小宛是病去世的,《冒辟疆全集》第970页龚鼎孳书信云:“张君老至,得手示。……董社嫂清恙计已平好……嘉平十九日。”这个嘉平十九日是庚寅年尾月十九日,即1651年2月7日,2月19日春节,“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永别”。由此可见此时的董小宛已在病中,而且病得很重,由于她若是一样平常小恙是不当回事的。有人说这个嘉平十九日是辛卯嘉平十九日:\公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85册影印康熙冒氏水绘园刻本《同人集》卷四龚鼎孳与冒辟疆《书》,题为“又”,下注:“辛卯”,《书》云:“董社嫂清恙计已平好。”末署:“嘉平十九日”(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点校本《冒辟疆全集》第970页相同)\公众然而,干支纪年,春节起方是辛卯年,辛卯年的尾月十九日已是1652年的年初了。那么这次董小宛是什么病呢?
张明弼(1584-1652)明文学家、学者。字公亮,金坛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十年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政绩卓著,秩满,被谗谪为浙江按察司照磨,群议不平,始调台州推官。年逾,擢户部陕西司主事,愤马士英、阮大铖当国,不赴。从前师从曹大章,古文诗赋名重一时。与冒襄、陈则梁等五人义结金兰,为复社主要成员。著《冒姬董小宛传》(全集第876页)写道: “申酉崩坼,辟疆避难渡江,与举家遁浙之盐官,履危九去世,姬不以身先,则愿以身后:“宁使贼得我则释君,君其问我于泉府耳。”中间智计百出,保全实多。后辟疆虽不去世于兵,而濒去世于病。姬凡侍药不间寝食者,必百昼夜。事平,始得同归故里。前后凡九年,年仅二十七岁,以劳瘁病卒。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详辟疆《忆语》《哀词》中,不唯千古神伤,实堪令奉倩、安仁阁笔也。
琴牧子曰:姬殁,辟疆哭之曰:“吾不知姬去世而吾去世也!
”予谓父母存,不许人以去世,况裀席间物乎?及读辟疆《哀词》,始知情至之人,固不妨此语也。夫饥色如饥食焉:饥食者,获一饱,虽珍羞亦厌之。今辟疆九年而未厌,何也?饥德非饥色也!
棲山水者,十年而不出,其朝光夕景,有以日酣其志也,宛君其有日酣冒子者乎?虽然,历之风波疾厄盗贼之际而不变如宛君者,真奇女,可匹我辟疆奇男子矣。”
这里的“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非遮盖、隐蔽、隐私......之意,乃是 明.武之望著《济阴大纲》,武之望(公元1368-1644年)。本书对《女科证治准绳》内容重加编次,分医论、医方二部,眉目更为清晰。“......隐微难悉,病不自知,而一委于医, 医又不能得其隐微,望闻问无有焉,一凭于脉,脉其可尽......。
《中医名言警句》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以是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以是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落气宜论》
便是说董小宛的病很重又属于疑难杂症,连年夜夫也说不出以是然,隐微难悉。
而《冒辟疆全集》第596页影梅庵忆语 纪谶(姬病状与永诀语详载哀辞不复述不忍复述)
那么冒辟疆的《亡妾秦淮董氏小宛哀辞》(全集第618页)又是怎么写的呢?这是一篇有韵之文,计有二千四百字,共用二百四十韵。
冒辟疆的文前序跋:“嗟乎!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丽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永别者已踰六十又五日。......不知从古现代上人果有同阅此境景者。嗟彼宋玉,亦有安仁。屡欲详述子平生学为诔或歌诗以吊之。......今子幽房告成,素旐将引,谨卜闰仲春望日妥喷鼻香灵於南阡矣。自今以往,棺冥埏窈,白日不朝,青松为门矣。......於是锵楚挽喝,边箫徘徊,为之辞曰: “......夙婴惊悸,肝胆受伤,恒于春半,瘦削肌喷鼻香。祸触风寒,季夏十七;泬哉沉绵,遂成疢疾;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虚焰上浮,热面霞烘。参苓杂役,无补真损;永夜悴蹙,朝起内忍。移居静摄,举室含凄,犹掠豪犀。位置黄花,淡妆逑影;频移绛蜡,详审逸靓。恰逢小试,携儿邗关;屡趣我行,经月乃还。初腊驰旋,两眼一见,脂玉全削,飘姚徒倩。一息数喘,娇喘气幽;喷鼻香喉粉碎,靡勺不流。火灼水枯,脾虚肺逆……”
“哀文积于胸臆六十五日,两昼夜成,凡二千四百言,二百四十韵。从来悼亡无此支离繁缛者。孤灯自读,凄风飒雨,悲音起帘栊,振林木,能令搏黍巧啭,化为蜀帝啼魂,抑使庭下喷鼻香雪数十株咸闭影零英泥为尘土。嗟乎!奉倩之神伤矣。文通之才尽矣。亡妾有灵,应怜余报知酬德之一念。而世之读此者,当知登徒子非好色者也。”
按壬午系明崇祯十五年,亦即公元1642年,辛卯系清世祖顺治八年,亦即公元1651年。
从冒辟疆的悼亡之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董小宛去世于“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脾虚肺逆”的疢疾。
疢,读作趁,本义是指热病,后引用为病义。《诗·小雅·小弁》中有“疢如疾者”。郑玄笺云:“疢,犹病也。”
将“疢”与“疾”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疢疾”,其义便是指一样平常的疾病。《孟子·尽心上》中有:“人之有德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用的便是这个意义。
董小宛的病状,虽然有几分像是肺结核(时称痨病),但细不雅观个中“肝胆受伤”、“脾虚肺逆”等语,我们又不难创造董小宛的病彷佛又不是痨病,至少不但是痨病,隐微难悉。
龚鼎孳的另一封书也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清朝野史大不雅观卷九》也有记载。《冒辟疆全集》第971页。
“洞老至都,出示手函,一时风雨飒然,玉碎珠銷,销魂千古。弟于宛君盟嫂,虽缺鬱金堂下一拜之缘,而玉蘭花底,醉瀋淋漓,猶彷彿欢场,宣揚幽蒨,至今美人云气,环抱玳瑁之床。喷鼻香魂有知,珊珊紫幄中,……《忆语》大刻,锺情特至,展之不禁雪涕。沉喷鼻香親刻,管夫人不是过也,诔词二千余言,宛转凄述,玉笛九迴,玄猿三下矣。……”都是说董小宛病去世了。
这里的“洞老\公众即赵愉快(?—1662),字灵伯,号洞门,湖南长沙人,清初官吏。此书函写于辛卯玄月,这时的龚鼎孳已知董小宛\公众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永别\"大众,但有人说龚鼎孳“嘉平十九日的书函”是他此时不知道董小宛已在正月初二去世亡,龚鼎孳辛卯玄月已知董小宛于辛卯正月初二去世,怎么可能到了辛卯尾月十九,又对董小宛去世于辛卯正月初二不知情呢?这显然是自相抵牾的。
从上述中的\公众欲吊”、“伤悼\公众、“哀艳”、“遗像\"大众、“墓门\公众等用语来看,作者的悲痛心情跃然纸上。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如需参与古籍干系互换,请回答【善本古籍】公众号: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