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代:李白《山中问答》
李白云:“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取自孔子之言:“道弗成,乘桴浮于海。”扁舟入海,漫无所归,只可想象,固不可取。然而山居穴隐,自古便有其人。以是失落意时,或者功成后,想要避世,入于深山,隐居林泉,则不失落为一个可取的路子。
说到归隐,则令人倾慕古人。古代有那么多未开垦的山林,选择一个宁静处,搭一茅屋,开垦几片荒地,就可以安居。本日的人,纵使想要归隐,也没有地方。纵然有地方,男不知耕,女不知织,衣食都是难以办理的问题。
李白生平中多次隐居,十八岁时,隐居戴天算夜匡山读书;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五十五岁,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李白这首《山中问答》,大概便是作于桃花岩隐居期间。
这首诗因此问答形式写成,表现隐居生活的悠然清闲,妙趣无穷,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喜好。诗的头一句便是抛出为什么隐居,以及隐居的意趣是什么的问题。可能是真有人问李白这个问题,也可能是李白自问自答。然而李白只是笑笑,没有明确回答,然而却已经给出了暗示,答案只在不言中。人评其笑,当如迦叶微笑,不可说,亦不必说。大有只可隐士融会,不可向外人言传之意。
诗的三、四句,则是描写山中环境之优,景物之美。山中桃花繁盛,流水蜿蜒。别有一番天地,竟不像是人间所有。所描写的景象,让人极易遐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言外之意,生活在这里非常的快乐知足,对人间毫无眷恋。更妙的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味其语,会其意,让人神想万千。
这首诗的措辞朴素,完备是口头语,活泼流利,轻快自然。全诗信手拈来,却有行云流水之妙,顺畅自若,浑然天成。清人周珽评论此诗说:“随心趁口,不经思维,苍词古意,自整天籁。非谪神仙何得此不食烟火语!
”又《古唐诗合解》评曰:“此诗信手拈来,字字入化,无段落可寻,特可会其意,而不可拘其辞也。”都说得非常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