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古代文民气中,梅花霸占着独特的地位。
梅花不与桃李争春,早早地凌寒而开,常常与冰雪共存,傲雪凌霜,它也是“花中四君子”以及“岁寒三友”之一。

由此,不少人就以为梅花总是开在冬天里。
事实上,除了腊梅,别的梅花大都还是在春天才开的。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写的便是梅花。
而梅花,也被誉为是报春的青鸟使,李清照有:“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古时赏梅的最佳时节在惊蛰前后,而惊蛰为早春之节气。

因着梅花“傲雪凌霜”、不与群芳争艳且有暗香等品质,其为不少墨客词人所喜好,从古到今,也有着不少咏梅佳句代代传诵:卢梅坡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郑板桥有“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王冕写“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绿萼白梅

唐代诗人张谓一首梅花诗前两句平淡后两句惊喜

唐代墨客张谓也有一首咏梅之作留了下来,少有人读过。
在这首诗里,他写梅写得奥妙而富有新意,给人极大的惊喜之感。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落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写一株寒梅,远了望去,枝条犹如覆上白玉条,是墨客眼中雪覆在梅树枝条上的情景。
这株梅树,阔别村落与路,独自选择在僻静的小溪桥边悄悄站立。
前两句看似平淡,只将冰雪中的梅树凌寒而立的姿态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却忽而一转,墨客视角由远拉近,此时才创造,原来,枝条上满满的“白雪”实在是由于临水而早早绽放的梅花,只是被墨客误以为是枝上的白雪经历一个冬天还未曾融化。

墨客对这一株寒梅,从远写到近,墨客与读者的生理也同时经历了从是雪,到疑是雪再到原来是梅花的几度迁移转变,给人雪窖冰天里一夜春来之惊喜感,也突出了梅花绽放之“早”,韵味无穷。

后来王安石有一名句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远远地就知道那是梅不是雪,是由于有暗香传来,当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腊梅

张谓诗中的这株寒梅,独自站立在僻静的溪桥边,经隆冬而仍在,在万物都还冰封的时候早早探出花苞,带来人间第一缕春的,纵然无人知,无人问,无人瞧。

它不待人来,凌寒而开,活在自己的诗意之中。

这也是梅花历千年风霜而从未在人们心间凋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