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骚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一天一首古诗词  宋词苏轼卜算子感旧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译文

蜀地客人到过江南之后,就会长久地惦记吴越的美好。

从古到今,蜀地和吴越景致一样令人赞颂,归去就要趁早啊。

还是和去年的故人老友,一起坐卧在西湖岸边饮酒赋诗吧。

在酒樽之前,不要顾虑,尽情饮酒吧,仔细端详,我们的容颜又老了一些吧。

注释

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

吴山:在杭州。
吴,泛指今江浙一带。

风骚:风光景致美妙。

同:同样被人称道。

藉(jiè):坐卧其上。

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咏杭州词。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担当杭州通判的苏轼在从镇江返回杭州,途中有感江熏风景之美,故而填词寄给杭州太守兼忘年交的陈襄。
陈襄比苏轼年长20岁,却一贯以心腹相待。
美景,美酒,深交好友,让苏东坡对付杭州情有独钟,写下了浩瀚赞颂杭州的诗词。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与“共藉西湖草”一样,苏东坡对付西湖的迷恋可见一斑。

蜀地客人到过江南之后,就会长久地惦记吴越的美好。
这是写“吴越之难忘”。
实在不管是不是蜀地人,到了江南都很难忘怀,白居易的《忆江南》便是最好的表述。
苏东坡对付江南的喜好,也只能学白居易,用一个“好”字概括了。
“长忆”“江南好”“吴山好”,都是文民气坎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

从古到今,蜀地和吴越景致一样令人赞颂,归去就要趁早啊。
这是写“江南之妙处”。
江南的好,词人是怎么形容的呢?他用了一个“同”字。
在每个人心中,没有什么地方比家乡更美,更好。
然而,词人却将江南与蜀地相提并论,这就突出了江南在词民气中的地位。

“吴蜀风骚”,从古至今,都是一样让人沉醉,让人迷恋不舍的。
“归去”家乡也好,“归去”杭州也好,都是让词人以为幸福的事情。
以是,词人迫不及待地用了一个“早”字。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哪里给文人更多的顾虑,哪里便是家的方向。
杭州的风景,好友的酒席,都在等待着词人及早归去。

还是和去年的故人老友,一起坐卧在西湖岸边饮酒赋诗吧。
这是写“想象之乐景”。
身未动,心已远。
虽然词大家在镇江,心却早已飞到了杭州,想象着与好友迫不及待把酒临风的快乐光阴。
一个“还”字,一个“共”字,都是对付上文“同”字、“早”字的回应。
恋旧之人,只由于人间值得。

在酒樽之前,不要顾虑,尽情饮酒吧,仔细端详,我们的容颜又老了一些吧。
这是写“行乐之及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
此处与其不久去密州写下的名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诗境是同等的。

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心态。
只要有梦,有爱,人生路上处处都是青春。

赏析来源"大众年夜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