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可兼重情绪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而言,一样平常诠释学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合论,西方文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符合论霸占较主流地位。中国的文艺批评基本也因此符合论为主。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因此论其世也。”这便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它哀求理解创作者的原意、作者和文本发生的时期背景、个人经历等要素。现在一样平常语文传授教化哀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另一种是视界领悟论,这种理解较强调阅读者的阅读体会,重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而尤以当代诠释学的紧张人物伽达默尔提出“视界领悟”的不雅观点为代表,他认为理解不但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本日我们阅读古诗词,该当兼有符合论和视界领悟论两种眼力。
其余,在传统中国的诗论中,比较侧重于诗歌的情绪代价,《尚书》说“诗言志”,陆机说“诗缘情”,“志”为情志,“情”为情绪,都属于当代所云的情绪范畴。因此古代诗歌中大部分都是抒怀诗,但诗歌并非不能说理,说理诗在宋诗中较为多见,此外魏晋的玄言诗、唐宋禅诗也多有说理内容。只是说理诗和抒怀诗一样,必须有光鲜的艺术形象。本日我们阅读古诗词,还该当兼重情绪和哲理两个向度,而不必厚此薄彼。
看重以上三点,则读古诗词可说具有了文化意识和当代眼力。不妨以这样的眼力,欣赏和剖析几首古诗词。
开阔意境与今人共情
以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为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的墨客,流落到异域,远处的暮霭和炊烟缓缓升起,勾起墨客浓浓的乡愁。墨客于是把眼力投向远处的山水,他看到在广阔平原上,天幕低垂,与远树连成了一片,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怀抱,抚慰着世间万物;江水是如此澄澈,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像一个多情的岁月老人,关怀着失落意的旅人。于是,一个失落意墨客的愁绪就逐步地在俏丽的自然面前淡化了。
诗中的全体自然界是人化的,山水近人,江月有情,这便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不雅观念的艺术表现。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无奈,流落只是个中之一。但中国人看天下的眼力是同等的,自然山水并非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工具和他者,而是人生活于个中的怀抱与家园,人生的各种孤独和失落意,可以通过物我交融的办法缓解。
中学生诵读中秋古诗词
再以宋代贺铸《青玉案》来说:“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表面看来是写与美人错过的闲愁,但如果认为它抒发的便是闲愁,读来立意便不足高远。过去一些论者把稳到这首《青玉案》可能另有寄托,是用“喷鼻香草美人”的传统,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笔者对此较为认同。但若止于这样理解,也不免囿于传统审美模式,意境仍不足开阔,与今人的共情就显得不足。
在笔者看来,此中女子虽可能是现实所遇,更可理解为三春美景的象征,并且象征词人曾经的少年情怀与青春岁月,既不敷为外人性,别人也不易解,此即所谓“只有春知处”。尤为值得把稳的是,词中奥妙的韶光转换,“蘅皋暮”“梅子黄”,不难体会出一种节序如流、岁月不居的无奈。风絮、梅雨皆是初夏景物,比起此词之上片所言春情,有着较大的季候跳跃。由春夏季节的转化,带出心境的变革。春已去,多少很多多少年少心境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是面对中年倏然而来的茫然,中年光阴宛如彷佛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无端愁绪,是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肃静中做选择。因此,我们或可将此词看作词人自己的一篇青春祭文。这样理解,或许更能达到古今视域的融通。
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再以唐代柳宗元的《渔翁》为例,从中西审美视界比拟与领悟的角度去看,今人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涯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一样平常认为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渔翁”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秘闻,《庄子》和《楚辞》中皆有《渔父》篇,“渔父”在这两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个中《楚辞》引用了“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沧浪渔父形象,尤为生动。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渔翁(父)形象几次再三涌现,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小说《西游记》中都曾涌现。可以说,渔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分外的符号,具有强烈的隐逸象征,是阴郁官场与尘凡世俗的反面。
本诗点明开场韶光是在晚上,“晓汲清湘燃楚竹”构境造句极美妙,虽写人间事,却不杂烟火气。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烧柴煮饭是家常事,妙在以“清湘”代水、“楚竹”代柴,让人遐想到湘江楚地之美,“汲”乃打水,有声,煮饭也有声。此时烟雾未散,唯有听觉,妙在虽知有人而人又不见。最奇崛的是第四句“欸乃一声山水绿”,“欸乃”为摇橹声,或是船歌声。作摇橹声意境更美,而船歌声响亮,彷佛也合理。
“烟销日出”,青绿山水自然呈现,实在与橹声或歌声并无关联,但柳宗元将“欸乃”和“山水绿”相连,仿佛是渔翁的活动让自然山水的仙颜呈现出来。这可以理解为自然天下原来处于一种遮蔽状态,由于人的活动而显示出存在和生命,得以“敞亮”。于是在人与山水的对话中,自然界的真理得以显现。由于墨客艺术眼力的烛照,外在自然忽然变成一个活气盎然的人化自然,境界高远。其余还可交代一句,西方审美的特点是推崇视觉美,忽略其他感官体验,而在中国审美中,却看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并用,此处由听觉代视觉,渔翁形象隐去的一霎时,橹声响起,俏丽的自然山水顿显可爱、亲人。
“回看天涯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意在突出“无心”状态。苏轼曾有言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书柳子厚〈渔翁〉诗》)认为后两句可以删去。确实,字面上写出“无心”,实在已经有心,不如不写而让人去融会更好。
古典诗词常读常新
接下来再读一首宋代龚相的说理诗《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又富含形象的小诗,讲述了作者的学诗体会。学诗和参禅一样,强调觉悟。对诗歌的审美实质和创作的规律有了真切体会后,才会懂得诗重个性,不可一味模拟古人。就像金有金的用途,铁有铁的代价,根本无须点铁成金一样。只假如好诗,不管是豪迈旷达还是深奥深厚婉约,总能找到知音。这就很好地解释了诗贵个性和自然的道理,同时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和形象。
综上而言,今人阅读古诗词,应看重把握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以今人的眼力与古人对话,最好能兼顾不同的视域,其余情理并重,这样读古诗词就能常读常新。
题图为小学生在比拼古诗词,感想熏染传统文化魅力。文内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栏目主编:龚丹韵 笔墨编辑:彭薇
来源:作者:黄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