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表现墨客若何的思想感情?能表示墨客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2分)
3.诗歌后两句写出了若何的景象?全诗传达出墨客若何的心境?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宅情。
4.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它表达了墨客听到《折柳曲》后 的思想感情。
5.赏析” 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6.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真切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三)逢入京使 (岑参)
故宅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立时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
7.本诗的文体 。这首诗表达了墨客若何的情绪?
8.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急速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1)你以为这种理解精确吗?为什么?
(2)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符合?
(四)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在这首诗中,墨客奥妙的利用了 的修辞手腕,精妙地描述出了一幅 图。
10.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墨客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1.本诗利用拟人手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赞许这种意见吗?为什么?
(五)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杜牧是____(朝代)墨客,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14.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若何?请说出个中情由。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墨客什么思想感情?(2分)
15.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述的是歌舞升平,国家如日方升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述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墨客乐不思蜀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墨客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六)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6.这首诗中哪一句诗从正面直接赞赏了贾生的才华?
17.请从写作手腕的角度入手,试剖析这首诗歌表现了墨客若何的思想感情。
(七)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谬爱好。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8.“赚得行人谬爱好”中的“赚”字利用最风雅,请作简要剖析。
19. 这首诗采取了哪些写作手腕?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
(八)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诗中开头两句利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腕,描写了________(时令)江南特有的景致。
21.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九)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2.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
23.这首诗采取直抒胸臆的表现手腕,表达了墨客若何的思想感情?。
(十)望 岳(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4.用简明形象的措辞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25.诗歌的尾联写出了墨客若何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分)
(十一)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6.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27.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面远景,又比喻当时的守旧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28.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29.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禁绝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傲,表达了作者不怕统统邪恶势力阻挡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面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挡变法的小人或统统阻碍历史提高的势力。
C.墨客登高了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改造政治的年夜志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抵牾生理。
(十二)游山西村落(陆游)
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30.本诗抒发了作者若何的思想感情?
31.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十三)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2.诗中“愁”详细指什么?
33.“落红”指什么?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古诗,完成相应的题。
(一)村落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落南村落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34.首句中利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
35.请描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墨客的什么感情。
(二)早 作(裘万顷<宋>)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喷鼻香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1)井梧:井边的梧桐树。(2)缄:包藏。(3)斗:北斗星(4)河:银河。
36.诗中“井梧飞叶”与“____ ”处的景致非常具有秋日的味道。诗句“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墨客在黎明清晨之时创作。
37.墨客若何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剖析。
古诗文赏析参考答案
1、本诗描述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宁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墨客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2、“独”是“独自”的意思,墨客独自坐在宁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墨客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怀,表达了墨客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传达出墨客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清闲)的心境。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宅情 思念家乡
5.答:“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6.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利用夸年夜的艺术手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墨客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7.七言绝句,表达了墨客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8.①答:禁绝确。这种理解,把“立时”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立时”)缺点地理解为表示“急速”的韶光副词“立时”。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溘然遇见了入京青鸟使,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青鸟使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见告他们墨客是安然的。
(把稳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讲授,酌情给分。)
②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墨客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绪不合,既然立时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9.拟人、比喻 买卖盎然的晚春群芳
10.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军队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犹如人无才华写不出富丽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比拟,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宝贵。
11.①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述的晚东风景生动而有奇趣。②言之成理即可。如:赞许,由于作者因此"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由于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只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12.唐 李商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 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描述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14.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征象感到不满,由于《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颓败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去世的统治者。全诗表达墨客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5.D
16.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17.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颂,是扬;后两句写谈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磋商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墨客用欲抑先扬的手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
18.“赚”字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的笑剧色彩,富有幽黙的风趣。行民气目中下岭的随意马虎,与它实际上的困难正成光鲜比拟,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不雅观想象骗了,墨客在此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19.写作手腕:景物描写、形象比喻。哲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对提高道路上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意思对即可)
20.对偶 夏季
21.示例:诗句中“闲”“落”二字形象地写出了墨客久等朋侪而朋侪不至的寂寞心情。
22.“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墨客往后的贤明君主。
23.表现了墨客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空想的凄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4.示例:山上云雾环抱,墨客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墨客睁大了眼睛,目不斜视,恐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
25.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统统的年夜志和气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本诗表达了他对守旧势力的唾弃,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空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9.D
30.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好和不舍之情。
31.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涌现转机。
32.墨客辞官离京与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的离去愁绪。
33.“落红”指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出息命运。
34.参考答案首句连用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写霜草之“苍苍”,使其境界更为开阔,点出秋色的浓重;写虫之“切切”,渲染秋夜的凄清。
35.参考答案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切实其实就像一片刺目耀眼的白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传染了墨客,使墨客暂时忘怀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惊叹。
36.篱菊缄喷鼻香 斗柄横斜河欲没
37.鸦鸟乱鸣划破了清晨的寂静,更因此声来衬托出青山深处的黎明的安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