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译文征西府里太阳逐渐西斜,独自试用着新炉来煮茶。
竹篱边的菊花将要开尽,纷纭飘落低处,覆盖在水面上;塞外的鸿雁飞到天尽头,远远连接着晚霞。
寂静冷落的小雪时节,在清闲中度过;青丝白发相互交错,双鬓之上又添白发。
料想美好的年华终将消散,令人无可奈何,不要用新作的诗句祝贺发神苍华。
注释1.覆水:挡住水面。
2.塞鸿:塞外的鸿雁;相传汉苏武被拘于匈奴,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唐王仙客苍头塞鸿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韶光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景象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4.轻霜:薄霜,这里指头发微白。
5.苍华:形容头发灰白;发神名。《黄庭内景经.至道》:“发神苍华,字太元。”
赏析
这是宋代著名墨客徐铉的一首小雪诗。题目中“和”,是唱和之意。萧郎中,是元帅府的布告。他还有一首和诗《和元帅布告萧郎中不雅观习水师》,也是和萧郎中的,可见两人关系比较密切。小雪日作,则点出了写作的韶光。
首句里的 “征西府”,点出了写作的地点。在张继的诗中涌现,“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又在柳宗元的诗中涌现,“记室征西府,宏谋耀其奇”。可见,在唐代就已经设置征西府了,目的是为了出征平定西北边陲。
首联,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是说,征西府里太阳逐渐西斜,独自试用着新炉来煮茶。“日西斜”,进一步点出了写作的详细韶光,即薄暮时分。一个“独”字,则点出了墨客内心的孤独情绪。小雪天,本该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约请朋友烹茶煮茗,饮酒赏雪,可是墨客却只能独自一人度过,自己用新炉煮茶。
这句意境比较雅正,偏于婉约,却对苏东坡豪放词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起到了主要催化浸染。只不过东坡反其意而用之,令其超凡脱俗,意境更佳。由此可见,不同的人生态度,写出的诗句境界格局也大为不同,其造诣也高下立判。颔联,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是说,竹篱边的菊花将要开尽,纷纭飘落低处,覆盖在水面上;塞外的鸿雁飞到天尽头,远远连接着晚霞。
“篱菊尽”,“塞鸿飞”,都是小雪时节的景象。这表明秋日渐远,寒冬一步步走来。“低覆水”和“远连霞”,不但对仗工稳贴切,而且画风幽美,使人对付小雪天的美景,印象尤深。
颈联,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是说,寂静冷落的小雪时节,在清闲中度过;青丝白发相互交错,双鬓之上又添白发。
墨客在寂寥的小雪时节,感情是悲哀的,是忧闷的,这种忧伤与悲愁的底色正好是在征西府,正好是墨客无法驰骋疆场的一种无奈,也喻示着墨客年华老去,无可奈何的寥落心情。
“寂寥”对“斑驳”,“小雪”对“轻霜”,“闲中过”对“鬓上加”,对仗极其工致。“轻霜”二字,墨客通过比喻的修辞手腕,将微白的头发比作轻霜,恰好与小雪相对,非常贴切,特殊不易对出,可见墨客才华过人。一个“闲”字与首联“独”字相互照料,加深了光阴老去的无可奈何与才华无处施展的忧闷。
尾联,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是说,料想美好的年华终将消散,令人无可奈何,不要用新作的诗句祝贺发神苍华。流年易逝,华发易生,算一算人生能有多少春秋。不如及时行乐,在尚未老去的光阴里,振作起来,写一点奋发向上的昂扬诗句,武断不向发神苍华妥协。
墨客能于结尾处,一扫之前的低沉忧郁,颇有柳暗花明之感。
小雪时节,愿我们的人生充足而诗意,用乐不雅观积极的态度,去欢迎寒冬的到来,有新火,有新茶,有诗酒,更有好友,一起相伴。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采泰州》。公开拓表文章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