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的传统,可以说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书”,有了古诗文,我们的古人就开始吟诵了。
那么,古人是怎么吟诵的?古诗文是怎么唱起来的?实在这个方法很大略,便是“拖长”。一旦拖长字音,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
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尚书》上就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意思是说:诗便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歌便是把说的话拖长,音乐便是把拖长了的话放到音律上使之和谐动听。
当代学者赵元任在《新诗歌集•序•吟跟唱》中说:
所谓吟诗吟文,便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便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
总之,古诗文音乐旋律的产生,或者说,古诗文唱起来,最基本的一点便是依字行腔。
依字行腔,便是按照字的读音去读诵,按照音调的高低起伏去吟咏。大略点说,依字行腔,便是从字音出发,根据汉字音调的走向去“拖长”,一旦拖长,就有唱歌的觉得。
比如,骆宾王的《咏鹅》这首诗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要吟诵这首诗,先确定每个字的音调,按照音调的方向拖长,便是依字行腔了。比如,鹅,阳平声,按照音调的走向拖长,便是“鹅~”(唱);鹅鹅鹅,唱起来,便是鹅~鹅~鹅~。以此类推,曲项向天歌,要唱起来,只要根据每个汉字音调的方向拖长,整首诗就可以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