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译清照词 

杨建民 | 文

刚才向花担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
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

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
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

徐志摩诗译李清照哈哈三分奥妙七分好笑

这位女子的心情,真个世代都会有,长久不会变的。
真是一首纯挚有趣的诗。
可我要说,这是一首翻译诗,你一定会觉着翻译得浑成;假若说,原作是一首古代的词作,你或许会感到惊奇。
初读到这首诗,我就有这种特殊的惊奇感想熏染。

  这首诗的题目,是一个词牌《减字花木兰》。
它的原作,出自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之笔: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大略看看。
原词的色调浓度彷佛比译成的诗作要“稠”。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被“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这样轻倩明晓的句子替代;“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更由比原作略显俏皮的“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来表达。
夸年夜一点说,翻译不仅不逊于原作,还通报出许多当代鲜活的气息。

  这首翻译诗,出自我国当代著名墨客徐志摩之手。
大约在1924年(古建专家,徐志摩表妹夫陈从周根据字体推断),正在诗歌创作探索中的徐志摩,读起了一部李清照的《漱玉词》。
吟诵之间,来了兴致,便试着用口语,以新诗的笔调,陆续翻译起来。
前前后后,译出十多首。

这批译作,当时彷佛并无揭橥的意思,就随手交给了同乡,也是留学归国的学者张歆海。
张歆海与徐志摩交谊深厚,徐志摩飞机失落事的前一晚,就住在张歆海南京的家里。
这批译稿手迹,张歆海没有轻易随意处理,而是带着它在身边数十年。
晚年张歆海在美国定居,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去看望这位父亲老友时,张歆海拿出了这批十二张复印出的徐志摩译诗交给他。
1985年4月,徐积锴从美国回来为父亲扫墓,返回时将这些资料交给了曾经写出过《徐志摩年谱》的陈从周。

对付一位当代新诗创作的主要人物,这批作品表示了墨客学习和创作的深广“幅面”。
不久,陈从周将这些口语译作揭橥在一家“史料”杂志上。
该杂志发行量不大,数十年来,它们彷佛没有引起读者怎么关注。
笔者在对照原词逐字句体味这些译作后,感到对付古典诗词的阅读,传播,这批作品有颇为独到,可资参照的地方。
空说无凭,我们不妨捡择数首来比对一番。

秋日的光景是不错的,不过我有一点伤感。
瞥见菊花黄又晓得是重阳快到了。
风也到了,雨也到了,凉也到了,不能不加一件衣吃一杯酒。

醉醒来又是薄暮的时候,孤零得恐怖,悲惨得难过。
这么长的夜,还有捣衣声,虫叫声,更漏声,震撼耳鼓,打动心门,一个人对着明月怎睡得着呢?

这首诗,对应的是李清照有名的《行喷鼻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薄暮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徐志摩的诗译,上阕的下节,来得颇为清丽流畅。
可对照原词,却是调度了先后。
在李清照,加衣,尝酒,先说;风雨添凉,随后。
自是一种巧思。
可徐志摩的风、雨、凉之后,“不能不加一件衣吃一杯酒”将原词两句交融合一,有一种叠加,紧凑同时又延展的新诗风味,不仅原作词意不失落,表达上也磨练了汉语的构造弹性。

原词下阕后半节“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李清照写时在字眼选择上,颇为存心。
蛩声“细”,漏声“长”,砧声却将动词“捣”后置来形容,不仅有创意同时表达确切。
面对如此完美的原作,徐志摩在翻译时不得不加附一些讲授笔墨——“震撼耳鼓,打动心门”如斯,并且将“明月空床”四字内容移作结尾:“一个人对着明月怎睡得着呢?”看来,原作愈精美,翻译愈发不易。

李清照有一首《蝶恋花》,情境语意,都别具风格:

永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
花光月影宣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
可怜春似人将老。

且看徐志摩如何应对:

这样的永夜,真不好过。
去是想去的,怎么去呢?见告他快些回来吧,大好的青春,不要辜负啊。

随便吃一杯呢,有点醉意有点酸意也活得有趣。
不要笑我这个年纪还要戴花。
不但我老了,春也快老呢!

徐志摩的这首诗,翻译时舍去了原作中的一些具象。
譬如“长安”,原作里两次涌现,翻译中却不见了。
大家知道,“长安”此时可代指京都“汴梁”,是指惦记之人所去的地方,一样平常并非实指。
为了避免翻译出来还需注释,徐志摩干脆虚化处理了,只保留真实心情。
原作里有杯有盘,有酒有梅子,徐志摩也不让它们涌现。
后者只用它们的滋味替代,效果也很好。

口语大多较文言松弛,故翻译来一样平常都长出一些,可徐志摩的节略,有时让口语险些与文言相若。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九字,徐志摩翻译成“去是想去的,怎么去呢?”也是九字。
(当然,这句翻译,必须放在诗中才能显现其意味来)“随意杯盘虽草草”七字,徐志摩干脆用“随便吃一杯呢”六字打理,也是取其神而舍去形。
这首诗译中笔者极喜好的,是用“有点醉意有点酸意也活得有趣”来翻译“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无论舍去具象,演绎内蕴,还是添加字句,完全意象,都是为了使翻译与原作“恰称”,并能成为独立可赏的新诗。
通体读去,徐志摩该当有这样的想法才是。

另有一首诗,我们先来读读:

躲起小阁来,日子虽然显长,也以为深幽有趣。
炉喷鼻香已过,天也晚了,种的梅花很不错呀,何必要到表面看去?寂寞是寂寞一点,从前何师长西席在扬州时不是这样吗?

要晓得梅花不是讲热闹的,也经不起风雨,现在这样零落,我太难过了。
由他去吧,感情是永久不能磨灭的,再到了有玉轮的时候,对他的零落影子也一样可爱。

此作品名为《满庭芳·残梅》。
我们也来看看宋时的李清照如何表达惨淡梅花: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喷鼻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尴尬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喷鼻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骚。

词中何逊,是魏晋期间梁代墨客。
他有很好的写梅花的诗句,连杜甫也惊叹:“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这首词的翻译,徐志摩用了许多很口语的句子,来试图稀释原作浓稠的典雅。

譬如,以轻倩家常的“炉喷鼻香已过,天也晚了”对应“篆喷鼻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避免了“篆喷鼻香”“帘钩”这些词语的讲授;“又何必,临水登楼”这样的套语,徐志摩干脆用一句“何必要到表面看去?”真正化繁为简,得其精神。
“无人到,寂寞浑似,何逊在扬州”这几句,要想跟随,怕不随意马虎。
徐志摩却说:“寂寞是寂寞一点,从前何师长西席在扬州时不是这样吗?”颇清畅。
“何师长西席”翻“何逊”,接通迢遥。
叫人觉得一千多年前的墨客,成了自己此生成活中认识的“师长西席”一样平常。

下阕的翻译,徐志摩的处理略嫌大略了些。
“尴尬雨藉,不耐风揉”体味起来,风雨的恣肆都出来了,用“也经不起风雨”对应,那种周折委曲之态,淡了许多。
只“感情是永久不能磨灭的”翻译“须信道,扫迹情留”,显得当代。
“再到有玉轮的时候”处理“良宵淡月”句,程度、层次都没有关联到;当代滥的“可爱”对“风骚”,内涵照料实在不敷。

有一首《渔家傲》,翻译得也是不错的:

下雪了,春快来了,梅花也妆扮起来呢,彷佛半面美人儿刚才出浴的样子。

天公也凑趣呢,你看这样好玉轮,月下花前,怎好不吃一杯,何况对着这样好梅花。

李清照的原词: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喷鼻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美男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故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的运笔大胆出新。
将雪里寒梅用“当庭际,美男浴出新妆洗”描摹。
这样的内容,近当代见过许多,徐志摩便追影随形,以“彷佛半面美人儿刚才出浴的样子”对应;“共赏金尊沉绿蚁”,徐志摩分解成两句:“月下花前,怎好不吃一杯……”“月下花前”彷佛俗旧了些,可对“共赏”二字,它就颇为现成相埒。
“怎好不吃一杯”舍了“金尊”“绿蚁”这样的具象代词,使当代人一览无余。
这首词对应最佳处,笔者以为在“天公也很凑趣呢”与“造化可能偏故意”之间。
字词调换了,意思却全照料到;尤其风味未失落,大不易。

李清照的一首《怨王孙》,很受人们喜好: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拚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由于原作感情表达圆满,徐志摩的翻译,彷佛也只是追摹:

困处在深闺,春要快去了,行人一点的也没有。
寄一个信给他么?托谁寄呢?这怎么好。

多情的自然是什么都放不下。
寒食又到了,这静悄,秋千也空着,只有向玉轮浸着白白的梨花。

徐志摩大约要让翻译成为真正的新诗,将一些可出彩的如“草绿阶前,暮天雁断”这样古诗词中常常的具象、色调,以及“暮天雁”等,都弃去了。
没了大雁,这“信”就真不知“托谁寄呢”?李清照的“多情”,用了“沾惹”这个意味繁复的词,徐志摩虽然竭力,可“什么也放不下”实在难能将“沾”“惹”这样牵连彼此的微细层次感浮现出来。

李清照,本是一有兴趣才情,有丰富含蕴的女子。
不料时期弄人,遭逢国破家亡。
她的感触,写出词来,就叫千载后人,为之无限追怀。
且看她一首回顾从前,对应该时的《转调满庭芳》: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喷鼻香熏袖,活火分茶。
纵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此词流传中,略有残损。
现据一样平常本,也与徐志摩翻译比对照录。

这首词,徐志摩翻译得较为从容:

池边青草,院里绿阴,向窗外一望,晚晴真好啊!
帘也打起来,门也打开来,有客来么,恰好。
我一个人吃酒正以为寂寞。
又想起行人未归,好不难过。
坐下吃一杯酒吧,荼蘼是开过了,还有梨花可赏呢。

不要谈到从前赏花的胜会,打扮起来,高朋满座,看着表面的王孙公子,车水马龙。
虽然碰着风雨,依然以为高兴。
如今没有这种兴会了,这样的好时节也是空的。

原词中的“荼蘼”(“酴釄”另一写法),是一种蔷薇科的草本植物,花朵不大,较为繁密。
这首词的翻译,徐志摩开始部分,对原词追随得很紧,前几句险些字句变动不大。
“玉钩金鏁”(鏁,古同“锁”有人以为,“锁”是闭门,以是可能笔墨有问题。
)徐志摩用“帘也起来,门也打开来……”一译,原文就顺了。
“锁”可以闭门,也可来开门的。
“管是客来唦”一句,显示了诗词大家创制的一壁。
虽然前面也有人语气词入诗入词,可民间多些,文人中却大家多些。
李清照此词中用了数处,顺心随性,显出她创造的不拘一格。
徐志摩以“有客来么,恰好”次序颠倒,也算是对原作妙语的得当回应。

下阕的开始,作品以“当年曾胜赏……”引出旧时的风华溢彩,“犹龙骄马”“流水轻车”如斯。
可不知为何徐志摩在翻译时,先加附了“不要谈到”几字。
词作者显然是要通过充分表现当年的华彩,来与本日的零落比对,故此结尾处有“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几句,造成映照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种手腕,古今人都懂得,可不能预先说破。
不知徐志摩当时为何没留神到,把该放在末了的话提到了前面,使得效果程度减弱。
这或许是他不虞间的失落笔吧。

有一首短词《品令》,对着秋日,写出与荷花间的互换:

急雨惊秋晓。
今岁较,秋风早。
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
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萍岸草,怎称得,人情好。
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问道。
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李清照的“秋”,都写得好。
到底是大家,每每有独自创意。
这一首,对着莲花,饮酒作诗。
可觉着有些话,还是不能不在饮醉时说出:“人比去年总老。
”这是无限感慨,也是无限留恋。

徐志摩的译笔,追随得也紧:

啊!
秋雨来了,今年来得这样早呢?对着这薄暮雨景,那不能不吃一杯酒,写一首诗。
莲花的时令快完了,莲房还小呢。

花草虽然有情,怎比得人情好呢。
有一句话,我要待酒后向荷花问一问,“你比去年老了一些么,我呢?”

前边的翻译,是顺遂着原作。
结语处“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李清照显然是希望乘醉对着荷花说说伤心语。
徐志摩却用了反问的句式:“你比去年老了一些么,我呢?”虽然是知道答案的反问,可到底口吻不一致。
李清照是肯定的,只是借着一个工具——荷花,倾诉。
意味无穷。
徐志摩的反问句式,对原来的表达程度,彷佛减弱了。

徐志摩这批翻译,无法逐一拿出先容。
我们用李清照的一首著名词作及翻译来作结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蔼象,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喷鼻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侧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干瘪,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以繁华写凄凉,极是动听。
古人有读此词而“为之涕下”者,可知古今同心。
徐志摩的翻译,虽跟随原作较紧,可清闲之态依然:

夕阳渲染的暮云特殊艳丽,那人去的还未归。
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快到,现在虽然天晴,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不了。
诗朋酒友啊,不要劳驾吧!

想起在中州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五啦,说不尽的热闹。
如今这个年头,打扮已经

原作中的“三五”,该当还是指“元宵节”,为避与上面重复改称如此。
可徐志摩却翻译成“重阳啦,端五啦……”不能说确切。
可笔者以为,徐志摩有他的道理。
李清照当年的“盛日”,当然不限于“元宵”。
中国人旧时主要的节日,她都该参与并快乐着。
这是原作应有却未解释之意,以是不好认为是徐志摩理解的问题。
结尾处的几句,是该词紧要之点。
试想,一个女子眼下“干瘪”到“风鬟霜鬓”,该是若何的心情?表面的快乐,彷佛都“怕见”。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句,不愿看却想听听,那种“曾经沧海”的繁芜心情,通过平凡的笔墨获得到强烈表达。
这样富有张力的文辞,徐志摩实在不易搪塞。
他的翻译,调子清淡了些。
那些造成生理冲击力的状态描述,传达得实在不充分。
诗词的不易翻译,乃至不能译的不雅观点,在墨客徐志摩这里再度印证了一回。

可我们读了徐志摩这些对李清照词的翻译,还是有许多的感想熏染,领会,乃至悦赏。
整体看去,徐志摩虽是在翻译,可他追求的结果,是可读之诗。
对原作,他更重视真切,并不为原词过分牵系。
这从他常常调度原作笔墨次序,舍弃一些具象,尤其典故等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种翻译理念,在“五四”前后期间实在颇为盛行。

当然,万事难能两全。
仅从徐志摩翻译的这批作品看,精良者堪称真切,有时的创意令人叹服,单独出来依然是绝佳诗作;但有些由于舍弃较多,不及原作丰硕,在通报个中特有的韵致方面,“稍逊风骚”……既然诗词有不易译,乃至不能译的说法,实际的须要又让人不得不“戴着桎梏舞蹈”,在我们读到许多马首是瞻,呆板僵硬的古典诗文翻译后,读一读徐志摩当年的诗译探索,大概会有新的启示,多一点靠近古人心情的思路。
这大概是笔者逐一详加比对,先容这批口语翻译的初衷和动因。

徐志摩是“五四”期间的一代名家,出国留过学,诗歌也写得相称“洋派”,可他并不排斥我国古代文化精华。
这批口语翻译,可以视为其向中国古典诗词的致敬。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五四”那一代文化人,抛弃乃至“割裂”了传统。
绝对不确实。

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胡适,以多篇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及佛经,《水经注》等古文化研究,开一代风习(眼下有些人乃至称其为“国学大师”);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是一流上等的研究佳构;陈独秀有《老子考略》《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等著述,他的末了著作《小学识字教本》,人称笔墨学研究集大成者……他们所排斥反对的,是旧有文化中束缚人性的那些糟粕,这在他们的著述等分得十分清楚。
本日我们先容的这批徐志摩翻译,堪称又一确切证据。
这大概是不算脱题的应有之意罢。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杨建民

编辑:潘茜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