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冯伯规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一天一首古诗词  立冬节气诗词冯伯规岁晚倚栏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晚钟。

岁晚倚栏音频:00:0006:45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一转眼的功夫,秋日又要过去了,来日诰日适值又到了立冬之时。

逐步地将羽觞斟满,欢畅地不雅观赏着白芙蓉。

仰望碧空,向迟来的“来宾”鸿雁,打探;俯视草丛,有深秋的虫鸣,在一声声敦促着寒意到来。

傍晚的烟霭都消散不见了,只听见傍晚的寺钟回荡在耳边。

注释

倏忽:一转眼,很快地。

细倾:逐步地倒出来。

问信 :打听信息。

宾雁:鸿雁。
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暝烟:指傍晚的烟霭。

赏析

这是宋代墨客冯伯规的一首立冬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其乐不雅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时令如何变革,心中永久神往着美好与澄明,即便来日诰日便是立冬,今日也要享受末了的秋意。
不负光阴,不负年华,负责过好每一天,才是最好的人生姿态。

“倏忽秋又尽,明朝恰立冬。
”首联是说,一转眼的功夫,秋日又要过去了,来日诰日适值又到了立冬之时。
这是写“时令之更迭”。

“倏忽”二字,言光阴流转,时令更迭之迅疾。
还没来得及好好踏秋、赏秋、品秋,秋日就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一个“又”字,道出了无尽的感叹,还有好多事情尚未完成,还有很多梦想尚未实现,秋日就这样渐行渐远了。
掐指一算,来日诰日便是立冬节气了。
这日子过得实在有点快。
既然秋光就只剩下了这一点点,还不趁着末了的韶光,再好好看一看秋日。
去切实其实定会去,来的仍旧会来,无需太息,坦然面对,顺其自然吧。

“细倾碧潋滟,喜对白芙蓉。
”颔联是说,逐步地将羽觞斟满,欢畅地不雅观赏着白芙蓉。
这是写“岁晚之对饮”。

倾,倒出来。
白居易句“每每取酒还独倾”中的“倾”,便是这个意思。
细倾,即逐步地倒出来。
潋滟,指满溢出来。
现在有“金樽潋滟”这个词,便是形容酒水溢出。
“细倾碧潋滟”,即逐步地将羽觞斟满,与陆游句“浅碧细倾家酿酒”之诗境相似。

白芙蓉,是芙蓉花的一种,一样平常盛开在秋日之际。
唐人陆龟蒙曾赞颂《白芙蓉》是:“澹然相对却成劳,月染风裁个个高。
似说玉皇亲谪堕,至今犹著水霜袍。
”一个“喜”字,可作全诗诗眼,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出墨客对付秋日的喜好之情以及对付初冬来临的淡然心境。

“问信迟宾雁,催寒有响蛩。
”颈联是说,仰望碧空,向迟来的“来宾”鸿雁,打探;俯视草丛,有深秋的虫鸣,在一声声敦促着寒意到来。
这是写“岁晚之景物”。

立冬之际,鸿雁也正加紧南飞,虫儿的叫声也更加急匆匆,他们都知道留给他们的秋日不多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了,于是加紧了他们的赶途经程,一声声也叫得更加迫切响亮了。

“暝烟都不见,闻得望晚钟。
”尾联是说,傍晚的烟霭都消散不见了,只听见傍晚的寺钟回荡在耳边。
这是写“岁晚之心情”。

“暝烟”,言傍晚的烟霭,与题目中“晚”字相呼应。
烟霭逐渐消逝不见,也透露出墨客岁晚倚栏韶光之久。
“晚钟”是可以闻而不可望的,墨客这里偏偏用了一个“望”,是言听到之后,往钟声的方向远眺。
墨客瞥见了什么呢?当然不会真的看见晚钟,而是目送秋日的拜别,欢迎初冬的到来。
一个“望”字,也将墨客对付秋日的深情表现出来,非常形象。

纵览全诗,墨客用一“喜”字贯穿始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岁晚饮酒赏花图,既诗意又深情,既浪漫又留恋,绸缪而缠绵,乐不雅观而豁达,是为立冬诗中的名篇佳作。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千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
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