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节目的第四期《红军印记今仍在 小楼标语墨犹新》将于2024年9月15日21:15在广西卫视播出。
河池镇老街中央地带这座古朴的小楼,外表看并不起眼。然而推开赤色木门,却仿佛置身于另一番天地,目之所见,墙上一条条标语,犹如一句句誓言,耳边,叫嚣声隐约回响。这些被珍藏的赤色印记,见证了当年百色叛逆、龙州叛逆后红七军“三进河池”和“河池整编”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军队与公民群众深厚淳厚的鱼水深情。
红军标语楼,原中国红军第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永康街,建于1926年,原为私人住宅,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斑驳的墙面上,一条条标语振奋民气、鼓舞斗志,而隐蔽在标语背后的,是一段铭刻在公民心中的激情岁月。
1930年,红军三到河池,把这栋房屋作为当时的军部来利用。每次驻扎时,军部参谋处、秘书处、副官处、经理处(后勤处)、军医处等都设置在这座红军标语楼内。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韦拔群等指战员们一起住宿、办公、多次召开主要会议,谋划河池整编、研究红七军北上及韦拔群留守右江根据地等问题。
标语楼虽然不大,却是目前已创造的全国红军标语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全、内容最丰富的旧址之一。高下两层楼的内墙上共留存有风格互异的标语55条,漫画6幅,书写面积达90平方米。标语和漫画为黑木炭和黑石粉稠浊墨汁所书,由于要向当地群众宣扬中国共产党的性子、纲领、革命工具、地皮法大纲……以是一行行、一段段,笔墨大略明了,却又铿锵有力,字迹或工致、或遒劲、或端秀,漫画则诙谐生动、直抒胸臆。在超过90多年时空的本日,人们依然能透过笔墨和画作,触摸当年青春昂扬的革命者们强劲跳动的脉搏。
从百色叛逆、龙州叛逆走出来的红军指战员们充满活力,他们向群众宣扬革命道理,教群众唱革命歌曲;组织领导群众废除苛捐杂税、开监开释无辜百姓。为了鼓舞革命斗志,战士们充满激情亲切地挥笔写下一条条标语。
“屈膝降服佩服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这幅主题光鲜、图文并茂的漫画,配上“不要生气罢 统统我都服从你便是了!
”的对白,极尽讽刺,绝不留情地揭破反动派嚣张跋扈强行压榨百姓的丑陋面孔。
题名为“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总指挥部”的标语,则清晰明确地阐述了“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废除不平等条约、没收地主阶级地皮归于垦植者!
”等当时中国共产党的10条政治主见。在那个星火燎原的时期,红军走到哪里,就把宣扬事情做到哪里。不仅宣扬队员写标语,普通的红军战士乃至一些红军高等干部也满怀激情亲切,主动参与,成为写标语的高手。
“一、不拉夫不发洋财 二、不强买强卖”,这幅“红军 最有纪律”的标语,刀切斧砍宣扬红军纪律便是“铁律”。只管当年条件艰巨,缺衣少粮,但红军始终视纪律高于生命,设身处地掩护群众利益,不让百姓遭受一点丢失。也正因如此,红军深受群众爱戴。
当年的河池老城,四处张贴的革命标语,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而红军真的像标语中说的那样,纪律严明,对群众财物秋毫无犯,红军的一言一行让群众真切感想熏染到什么才是公民的军队。军爱民,民拥军,各族群众投身革命、支持革命,尽心竭力地帮助着自己的军队。
在红军的感召下,许多青年踊跃参军,当时仅河池镇一带就有160多人投身革命,壮大了红军军队。
1930年11月初,红七军4个纵队和红八军第一纵队余部集结于河池,11月7日,红七军第一次党代会在河池召开。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二天,红七军进行整编,改为师团制,下辖十九、二十、二十一3个师:第一、第三纵队合编为第十九师,第二、第四纵队和红八军余部合编为第二十师。红七军前委决定,第十九、二十师按中心指令北上,第二十一师留在右江根据地坚持斗争。
11月9日,整编后的7000多名红七军指战员举行了阅兵式和出征誓师大会。会后,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率整编时留下的该师特务连几十名战士返回东兰。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率第十九、二十师从河池出发,踏上与中心红军会合的艰巨征途。
红七军主力离开河池后,国民党桂系军阀卷土重来,小楼里的标语漫画被石灰粉刷覆盖,赤色印记被精心掩蔽封存。光阴须臾三十载,20世纪60年代,小楼墙面石灰剥落,露出了部分字迹,那些漫漫征途中炽热的赤色作品,那份韶光长河里沉淀的厚重历史,超过时空,再次真实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革命精神的见证,1978年12月,红军标语楼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2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诲基地;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份宝贵的赤色遗产每年都吸引着上万人前来参不雅观探访。这些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承载着中国革命精神和优秀传统的“生动教材”在荏苒光阴中永不褪色,耐久犹新。
红军标语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永康街132号
开放韶光:周一至周五(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