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天目龙飞潮自来,水烟石雾涌楼台。

不须牛斗占佳气,如此江山少霸才。

形胜势能雄泽国,莺花天遣作蓬莱。

屈复钱塘怀古十首简析下 原诗

六陵千树春无主,应傍钱王墓上栽。

节近清明雨水休,吴山满目宋时秋。

黄龙云压平湖冷,白马江随大漠流。

仲春花开春又过,干年魂在夜重游。

暂开都会无征战,遥待晴光望汴州。

御舟几欲到扶桑,安稳终怜燕雀堂,

一去中原成绝塞,三为大将剩馀杭。

邙山无日低陵树,磷火连云冷战场。

郭令有才真不忝,黄河犹绕旧宫墙。

涛撼高城东西围,湖光江色尚依稀。

行当岳墓乾坤阔,领遍东风岁月非。

屏立何山犹北向,潮来有水独西归。

绕堤绿柳株株在,无数杨花惨不飞。

无一字及事,而确切不易。

黑风吹岳惟三字,霹雳当头唯一鸣。

(韩蕲王折桧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

天共西湖空戴日,雨抛金销罢谈兵。

孤山鹤唳云中雁,巫峡猿啼柳外莺。

惆怅角巾旧游处,满堤芳草不宜生,

五六险绝,却极平善。

楼外高楼抛建业,梦中春梦自临安。

百年舟泛西湖好,一夕风吹大海干。

桂子穿云随月落,荷花经雨带波寒。

心疑空老陈同甫,未得中华指掌看。

山峰雷霆郁不消,至今风卷伍公潮。

飞尘轵道沉边塞,留恨灵旗几暮朝?

百万貔貅开毳帐,三千劲弩在云霄。

看来江海皆无信,月满平沙影动摇。

云幕湖州墅万层,扁舟晚泊气凌嶒。

马来西北江成路,龙到东南海尽冰。

故阶楼高闻暮角,空郊风起闪孤灯。

崖山亦有灵均怨,日月双悬?口凭。

万丈燕山泸水深,楼台曾向此中寻。

黄沙覆地馀生泪,白日回天未去世心。

春挟雨声高伏枕,潮倾海势压寒衾。

遥知云气生柴市,都入钱塘作暮阴。

万古清虚何所恨?百年朽骨定谁辜?

冬青风口新陵树,越国山川旧帝图。

高塔凌空魂魄泣,杜鹊啼血凤鸾孤。

从下世界真男子,草泽于今尚有无?

怀古诗不述事、不议论,得怀字神韵,然不熟宋史断不可解。

【简析】

这里须要指出的是《弱水集》有的评语是屈复其他同仁弟子或所加。

本人在屈复《忆西湖二十韵》简析中对反清复明思想有所表示。
这篇《钱塘怀古十首》亦是这种思想的连续。
但屈复役夫并没有勾留在怀念神往的窠臼之中,而是有了自己对兴亡盛衰的思考,在这首《钱塘怀古十首》表现的比较集中。

相反墨客在金陵写的怀古诗却没有渗透这种思想。

宏不雅观而言,宋朝虽然丢了半壁江山,但南宋仍坚持了152年,反不雅观南明各个小朝廷都是昙花一现,这是南宋与南明最大的不同。

第六首则是双关沉思:“楼外高楼抛建业,梦中春梦自临安”,南京不保,临安也难保。

“百年舟泛西湖好,一夕风吹大海干”纸醉金迷充斥着西湖,碰着大的风浪只能烟消云散。
颈联借用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是它却“穿云随月落”,也借用了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是现在荷花“经雨带波寒”。
尾联“心疑空老陈同甫,未得中华指掌看”借用南宋墨客陈江故事,说他生平再未看到西岳西岳,回不到汴梁,更回不到燕京。

第七首先是借伍子胥冤魂讽刺小朝廷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山峰雷霆郁不消,至今风卷伍公潮”,因此“飞尘轵道沉边塞,留恨灵旗几暮朝?百万貔貅开毳帐,三千劲弩在云霄。
看来江海皆无信,月满平沙影动摇。
”还是尾联道出根柢是江湖无信,老百姓看惯了他们说大话空话不酡颜。
所谓的百万貔貅、三千劲驽都是银样镴枪头。

第八首说皇家的“马来西北江成路,龙到东南海尽冰”,他们只知知足私欲哪里还有江山社稷和天下众生。
“崖山亦有灵均怨”,崖山往后无中华虽有几分浮夸,但惨痛的教训是须要永久记取的。
标准的载舟覆舟。

第九首就带有总结味道:“黄沙覆地馀生泪,白日回天未去世心。
”虽然小朝廷不值得留恋,但大宋、大明的美好怎么也挥之不去,弥久历新。

第十首则将这种感情推向高潮:“万古清虚何所恨?百年朽骨定谁辜?冬青风口新陵树,越国山川旧帝图。
高塔凌空魂魄泣,杜鹊啼血凤鸾孤。
从下世界真男子,草泽于今尚有无?”想起小朝廷的覆灭,面对百年枯骨,多少百姓随着遭殃,到底谁辜负了这俏丽河山?六和塔在哭泣,杜鹃鸟在悲鸣。
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在哪里?不管他是谁,只要振臂一呼,旋转大局,他便是英雄。

全部十首诗作都是对历史的沉思,对命运的叫板,诗言志的基调再次以黄钟大吕的形式推出,让我们连续看到了墨客彭湃澎湃的内心天下。

2024年4月9日,兰陵后学焦子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