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阳腹背环江水[3],

水啮江坟半迁徙[4]。

闾殚为河薄江城[5],

草蔓蟹荒过三纪[6]。

咏龙阳古诗词选注82平易近风社情大年夜围堤工竣为张茂宰赋 清魏绳德

天子下诏大堤防,

居人闻之尽僵起[7]。

捧土负薪塞未能[8],

一篑功费洪涛里[9]。

无奈异类更垂涎[10],

譬如捕鹿争角犄[11]。

何幸我公惠然来[12],

入告太守同拊髀[13]。

达之于上速于邮[14],

命我邦人重疆理[15]。

太守坐镇选才员[16],

指画详明如积米[17]。

自冬徂春役未休,

鼛鼓弗胜我公喜[18]。

大防初竣小防成[19],

保障重围二百里[20],

杨梅岭上斫新畬[21],

白鹤池边苗薿薿[22]。

荷芡出水如旧喷鼻香[23],

庐井似续祖若妣[24]。

窃闻古有《河渠书》[25],

引水灌溉利倍蓰[26]。

何如我公捍狂澜[27],

蛟龙远避皆风靡[28]。

泽卤顿令作桑田[29],

郑国名渠不得比[30]。

愿告田祖今有神[31],

百谷如山不粮秕[32]。

杀羔称觥何足论,

甘棠勿伐无时已[33]。

前十句写张县令未任之前。
龙阳三面临水,围堤湖大堤毁坏殆尽,村落落也成泽国,荒漠了三十多年;天子号召修睦堤防,百姓也着力,但功亏一篑;加之有外人抢占。
十一至二十句写张县令来后修堤情形。
张向知府申报请示,统一了思想,尔后向上级报告,得到支持;立即选拔人才,制订了详细方案;从冬至春强力施工,维修基本落成。

后十四句写堤修睦后的变革。
新田开垦出来,新苗长势茂盛;荷藕、芡实长得如前喷鼻香气扑鼻,人们归来继续了父母的田舍;盐碱地变为良田,连郑国渠都比不了;告祭神农,粮食丰收,堆积如山。
杀猪宰羊表达不了,对张知县的美政与遗爱的戴德。

[1] 茂宰:旧时对县官的敬称。
张知县叫张璜,福建宁化举人,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九年任龙阳县知县。
《龙阳县志校注》,内部版,1986,772.

[2] 魏绳德:清武陵人,康熙时与本县陈一揆友善,曾为陈一揆诗文作序。
有《汗游集》四卷、《西汊集》流传于世。

[3] 腹背:指前面和后面。
《宋史·河渠志一》:“其东则 大河西来,其西则西山 诸水东注,腹背受水,两难扞御。
”实在,龙阳南高北低,东西和北三面临水,常常遭受水灾。

[4] 啮(niè):咬,冲刷。
水啮:谓水侵蚀。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华阴县东七级赵村落,村落路因水啮成谷,梁之。
”江坟:堤岸;水边高地。
《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了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朱熹集注:“水中高者曰坟,《诗》‘汝坟’是也。
”迁徙:变动;改变。
《国语·齐语》:“是故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
”韦昭注:“迁徙,犹改更也。

[5] 闾(lǘ):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住所。
此句意为村落舍尽成江河,逼近江城。

[6] 三纪:一纪为12年。
草蔓句:三十多年来,这里已荒废为草蔓鱼虾之地。
康熙十四年(1675)大水溃决,无人修复,到四十六年(1707)开始修复,30多年后方才修睦。

[7] 居人:居民。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二十二年“玄月戊辰……地震裂。
赐郡中居人压去世者棺钱,人三千。

[8] 捧土:担土。
东汉初,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卖力讨定北边。
渔阳太守抗命,朱浮写信给他说:“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见《后汉书·朱浮传》。
后以“捧土”喻蚍蜉撼树,或反用其意。
负薪:背负柴草。
谓从事樵采之事。
《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
长曰:‘能负薪矣。
’幼曰:‘未能负薪也。
’”

[9] 一篑功费:《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古时八尺为一仞,意思是修一座七丈二尺的土堆,只差一筐土而未修成。

[10] 异类:这里指在荒废时,《龙阳县志》:“岳阳豪民林开阳呈奉文吞并,众莫敢拒。
四十六年(1707),知府王许莅任,即缮祥巡抚赵申乔,随饬知县张璜严行驱逐。
”垂涎:因想吃而流口水。
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这里指林开阳想霸占大围堤。

[11] 犄(jī):牛角

[12] 惠然:顺心的样子。
例如:惠然到临;惠然肯来。

[13] 入告:谓以事上闻。
《书·君陈》:“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
”太守: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主座。
隋初以州刺史为郡主座。
宋往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清专指知府。
拊髀(fǔbì):以手拍股。
表示激动、讴歌等心情。
《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14] 达之句:《孟子》“速于置邮而传命”的略语。
古代递信,马传叫置,步传叫邮。

[15] 邦人:国人;百姓。
《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疆理:划分、管理、审定疆界。
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
”高亨注:“疆,划田界。

[16]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访对不休,质疑斯在。

[17] 指画:指示,方案。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
”详明:详细明白。
积米:有如当代作战沙盘。
建武八年(32),光武帝西征隗嚣,诸将议论未定,马援适至,谓隗嚣必败;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指示众军所从道路往来,剖析弯曲,昭然可晓。

[18] 鼛鼓(gāo gǔ):大鼓。
古代用于役事。
《诗·大雅·绵》:“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高亨注:“鼛鼓,一种大鼓。
活着人服力役的时候,要打起鼛鼓来催动事情。

[19] 大防:大堤。
《尔雅·释丘》:“坟,大防。
”郭璞注:“谓堤。

[20] 保障:起保护防卫浸染的事物。
《左传·定公十二年》:“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是无孟氏也。
”重围:层层包围。
《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冒白刃,突重围。
”这里意为大堤坚固结实。

[21] 斫(zhuó):用锄开辟新地。
新畬(yú):开垦了两年和三年的熟田。

[22] 薿薿(nǐnǐ):茂盛貌。
《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朱熹集传:“薿,茂盛貌。

[23] 芡(qiàn):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塘中,全株有刺,叶子圆形,像荷叶,浮在水面。
花紫色,浆果球形,略像鸡头,种仁可以吃,根、花茎、种仁可入药。
也叫鸡头。

[24] 庐井:泛指房舍田园。
宋·司马光《送刘不雅观察和洛州》诗:“畛封连故赵,庐井带清漳。
”似续:继续;连续。
《诗·小雅·斯干》:“似续妣祖,筑室百堵。
”毛传:“似,嗣也。
”又为后嗣。
此句指继续父母家当。

[25] 《河渠书》:简要阐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形,表明了司马迁对治水主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切关注。
记述了从禹治水开始,延续到汉元封二年(前109)黄河瓠子堵口,及其往后各地区倡兴水利,开渠引灌等史实。

[26] 灌溉:灌溉;滋润津润。
《汉书·沟洫志》:“可各屈服其性,毋复灌溉。
”蓰(xǐ):五倍为蓰。

[27] 狂澜: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
清·方文《芜湖访宋玉叔计部感旧》诗之三:“一自狂澜翻大陆,遂令郎署属危途。

[28] 风靡:归顺;降伏。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29] 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
《史记·河渠书》:“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桑田:栽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
《诗·墉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30]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培植的大型水利工程,至今发挥浸染,成为中国第一处天下灌溉工程遗产。

[31] 田祖:传说中始种田者,指神农氏。
《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毛传:“田祖,先啬也。
”孔颖达疏:“以迎田先人啬之神而祭之。
”朱熹集传:“谓始种田者,即神农也。
”有神:神灵。
有,助词。
《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传:“神庶几助我。

[32] 百谷:谷类的总称。
《书·舜典》:“帝曰:弃,庶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秕(bǐ):成批的谷物结出瘪谷。
引申为田地成片绝收。

[33] 甘棠:《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落职者。
召公卒,而和颜悦色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