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云、曾秀英选编《节日节气诗》正文

寒食节五绝、五律230—241首

230、寒食日题杜鹃花

(晚唐)曹 松

节日节气诗第三十三章寒食节五绝五律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出处】节气76页。
唐典不载。
蓝著103页。
咏花55页。
历代风景诗124页。
今岁时杂咏153页。

【作者】曹松(生卒年不详),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
从前栖居洪都西山,后往依建州刺史李频。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七十余岁中进士。
曾官秘书正字。
诗多旅游之作。
风格学贾岛,取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
《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见唐典1410页。
小传不载。

【简析】遐想合理,想象奇特。
只勾留在写景上,不触及人物生理活动,语意比较肤浅。
五绝难工。
此诗彷佛只有一点奇思可以媚谄于人,可怜兮兮。

寒食节

杜鹃花

杜鹃花

231、寒食诗

(唐朝)李崇嗣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燃。

【出处】节日128页,作者题为李宗嗣,误。
古今谈125页,见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
唐典不载。
古今岁时杂咏132页,题为《寒食绝句》,第四句为“来匆匆客心燃”。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56页。
全唐诗卷一零零第1070页,作者一作沈佺期。

【作者】李崇嗣(生卒年不详),武则天时奉宸府主簿。
圣历中,曾奉敕预东不雅观修书,见沈佺期《黄口赞序》。
诗三首。
见全唐诗卷一零零第1070页。

【简析】此诗蕴藉地表示了游子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谁家的火能温暖游子的心呢?一二句有合掌之嫌。
三四句遐想合理,利用拈连手腕,比较生动。
节日节气诗的五言绝句,数量很少,好诗更少,此诗显得更加宝贵。

寒食节

不知何处火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燃

232、寒食

(北宋)汪 洙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出处】千家诗神童诗316页。
口语蒙学72页。

【作者】汪洙,见立春五绝036首《立春》简介。

【简析】一二句句式独特。
定语用得比较好,可资借鉴。
由杜鹃花遐想到血泪,比较生动。
全诗能捉住节令的紧张特色雨、寒、杜鹃花进行描写,虽乏深刻蕴藉,却也普通易懂。

此处还有(中唐)韦应物《寒食后北楼》(园林过新节)(古今岁时杂咏137页),(北宋)欧阳修《花山寒食》(客路逢寒食)(古今岁时杂咏161页),(北宋)宋白《寒食》(山上杏花飞)(古今岁时杂咏161页)等五绝之作比较值得一读。

寒食节

杜鹃花

杜鹃花

233、初到黄梅临江驿

(初唐)宋之问

立时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宅肠断处,昼夜柳条新。

【出处】古今岁时杂咏132页。

【作者】宋之问(约656年—约712年),字延清,别号少连,唐汾州隰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上元进士。
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
趋附张易之兄弟,坐贬泷州参军。
中宗时,逃归洛阳,以密告有功,擢鸿胪主簿,迁考功员外郎。
后事太平公主,复附安乐公主,为太平公主告发,贬汴州长史,改越州长史。
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宋之问被赐去世在贬地桂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享年56岁。
宋之问的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美,自然流畅,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
原集已佚,有辑本《宋之问集》二卷。
见百度百科•宋之问。

【简析】此诗彷佛不是写寒食节之诗,实在正好是写寒食节之诗(初到黄梅临江驿,立时逢寒食!
)。
只是墨客不把把稳力和重点放在摹写寒食节的节物、习俗、饮食等常见方面,更不提及介子推以免俗滥,以是显得高明。
全诗颇有真情实感。
抛弃人格、道德层面的事不说,单论诗歌本身,此诗是一首好诗。
第五第六句是“怀北极明主,作南溟逐臣”的倒装,倒装后强调地点,有助于表达悲哀心情。
第五第六句并非“状语+中央语”的构造,由于第六句虽然勉强可以理解为“我在南溟作逐臣”,但是第五句绝对不可以理解为“我在北极怀明主”,从而反证了这两句系倒装句、系“定语+中央语”构造的结论。
初唐崔融《和宋十一临江驿作》:“东风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宅陌,桃李正酣酣。
”(古今岁时杂咏132页)和诗也写得不错,可以参看。

故宅肠断处,昼夜柳条新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新貌

黄梅县一角

临江古道驿站新貌

234、寒食即事

(盛唐)王昌龄

晋阳寒食地,风尚旧来传。

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

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

【出处】节日101页。
蓝著97页。
唐典不载。
古今岁时杂咏135页,第五句作“犹移卿仗出”,不知何本。

【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唐朝期间大臣,著名边塞墨客。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任汜水县尉。
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
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
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见百度百科•王昌龄。

【简析】寒食即事,实在也没有“即”出什么大事,无非抒发寒食节思念介子推的情绪,表示对其崇拜和惋惜之情,实属旧调重弹。
五六句是名句。

“龙蛇火”,造语有点生动。
大火烧山,风助火威,火苗乱窜,有如龙蛇之形,故称龙蛇火。
相传晋文公纵火烧山,乐意是想逼迫介子推出山为官,没想到却把他和他的老母亲烧去世了,以是在寒食节时墨客们常常想起“火”“火烧山”来。
至于“雨灭”之说,有可能是王昌龄写诗当年寒食节下雨了,与介子推之去世无关。

寒食节

山西省介休市介子推寺院远景

山西省介休市介子推庙

介神殿

介子推塑像

山西省介休市介林简介

235、一百五昼夜对月

(盛唐)杜 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出处】吴丈蜀著《读诗知识》128页(《读古诗文知识》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杜诗详注页。
古今岁时杂咏135页,第六句为“想象颦青蛾”。
杜甫集71页。
杜甫诗选95页,第六句为“想象颦青蛾”。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51页。
全唐诗卷二二四第2408页。

【作者】杜甫,见立春七律030首《立春》简介。

【简析】至德二载(757)寒食节杜甫陷长安时作(《杜甫诗选》96页)。
此诗对寒食节的典故、文化,险些弃而不谈,笔力专注于自己身上、面前之事,颇有新意,的确是老杜高明之处。
此诗一二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但是它却用了对仗;三四句必须用对仗,但是它却不用对仗。
这是范例的“偷春格”的对仗艺术。
当然,这是为了表达中央思想的须要,而不是为了标新创新。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想象丰富,是咏月名句。
五六句颇费解,诸书亦避而不谈,甚憾。
余试解之——寒食节前后,各种鲜花依次绽放,良辰美景之际,却是夫妻离散之时,何其伤感!
这因此乐景写哀愁,反衬写法。
此时此刻,我想象在家里的妻子,大概正皱着眉头,痴痴凝望天上的明月,深邃深挚怀念远方的我吧?这是从对面写起的写法。
仳离,夫妻离散。
红蕊,红花。
嚬,通顰,皱眉头。
青蛾,比喻女子之眉。

七八句用牛女典故,反衬墨客不如牛女,无法与家人团圆之苦。
全诗表达寒食夜对月思家之意,颇似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集59页)意境。
标题《一百五昼夜对月》:寒食节,在阴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见寒食节简介),故云“一百五日”。
在古诗中,“一百五日”,便是寒食节的代称。

题目中“一百五日”四字,与第一句中“寒食”二字,意思完备一样(该诗题目实际上是《寒食夜对月》!
),但是字面上写法、说法完备不同,这也是杜甫诗艺高明之处。
普通墨客,常常是题目和诗歌正文中涌现完备相同的字眼,令读者感到审美疲倦,殊不可取。

寒食节吃青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象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牛郎织女剧照)

236、寒食上冢

(南宋)杨万里

径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东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

【出处】古今谈127页。
宋典不载。
杨万里选集38页。

【作者】杨万里,见立春七绝028首《立春日有怀二首(其一)》简介。

【简析】画面清淡,感情沉痛,非一样平常之作可比。
周汝昌师长西席剖析说,墨客可能是为亡父上坟,但绝不只悲悼个人,乃至还暗含悲悼去年去世的忠义爱国老臣张浚;“时节只愁予”,也不仅仅愁一点“时序惊心”的俗滥意思,而实是指南宋偏安一隅的家国之感(杨万里选集39页)。
如此细究,方能领悟其妙处。
下文所列寒食五律,有不少(特殊是后四首)已涉嫌“愁一点‘时序惊心’的俗滥意思”了。

寒食节

梨花自寒食

宿草东风又

新阡去岁无

237、壬辰寒食

(北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东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出处】节日105页。
王安石诗文选注8页。
宋典不载。
古今岁时杂咏161页,第一句作“寒食似杨柳”,恐非;第五六句作“白发雪争出,朱颜金早凋”。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86页。
宋诗选153页。

【作者】王安石,见001首《元日》简介。

【简析】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岁当壬辰,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牛首山祭扫父亲之墓,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利用比喻和夸年夜的修辞手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扫墓时的沉酸心境和羁绊官场的苦闷,动听至深,备受夸奖。
不过,妙处实在只在前四句。
五六句句法变革,尚有些特色。
尾联则比较平淡。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乃至说:“起十字无穷生清新,余衰飒太过。
”彷佛只以为首联两句写得好,别的都弗成。
可资参考。

“客思似杨柳,东风千万条”,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东风杨柳万千条”一句彷佛脱胎于此!

冶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三四句意为:寒食扫墓时流下那么多眼泪,险些使冶城也要涨潮水了。
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此处指代官位爵禄。
渔樵,渔人和樵夫,此处指代隐逸生活。

客思似杨柳,东风千万条

江苏省南京市新貌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冶城——南京市朝天宫附近

王安石画像

238、寒食

(南宋)陈与义

草草随时势,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色柳围村落。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宅。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出处】宋典820页。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99页。

【作者】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
官参知政事。
其诗出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自成一家。
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
元人方回提出北宋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并列为三宗。
有《简斋集》。
见宋典1477页,小传中二册669页。

【简析】寒食思乡的佳作。
作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春,两年后即发生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宣和六年冬,墨客因受到别人事情的牵连,由符宝郎被贬为监陈留(今属河南)税酒,冬末春初抵达陈留南镇。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深得杜甫即事咏怀的五律诗歌的写作精髓,颇似杜诗。
元人方回说:“老杜、陈简斋诗,两句景即两句情,两句丽即两句淡。
”(《桐江集》卷一《吴尚贤诗评》)此诗确实如此,情景丽淡交错成篇,又以花、柳、莺、笛点缀其间,相称动人。

陈与义还有一首五律《道中寒食(其一)》:“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203页)写得也不错,可以参看。

寒食节吃青团

浓阴花照野

寒色柳围村落

莺声忽故宅

不知何处笛

吹恨满清樽

239、寒食

(清朝)洪 昇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出处】必读113页。
金盾节日104页。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217页。

【作者】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康熙时,任国子监太学生。
先后从王士禛、施闰章学诗;其诗多流露感叹兴亡的思想感情。
康熙二十七年(1688),《永生殿传奇》定稿,曾称誉一时。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逢佟皇后丧期内,在北京寓所演出《永生殿》,触违禁忌,太学生籍被革,下狱。
同案牵连的赵执信、查慎行等并被革职。
出狱后生活潦倒,漫游江南。
在吴兴醉酒后失落足落水而去世,年六十。
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
杂剧今有《四婵娟》。
所作尚有传奇《回文锦》、《回龙院》、《闹高唐》等,均已不存。
见清典1825页,小传下二册220页,清诗选258页。

【简析】本诗写作者流落他乡,七年之间,无法还乡扫墓、省亲的自责自疚的心情。
适逢寒食,又听杜鹃,望月思乡,奥妙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象范例,情景交融,很有传染力。
但诗意显得比较直白。
而且,三四五六句句式相同,均为“主谓宾”句,没有变革,显得呆板,不好。
杜甫《春夜喜雨》则完备不同,句式灵巧,变革多端,更富美感。
可参看。

(明朝)袁凯《客中除夕》有“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之句(见本书除夕五律之作),不知是否为洪昇此诗三四句所参考、化用?

寒食节

杜鹃花

空山叫杜鹃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240、寒食

(晚唐)于 濆

仲春野中芳,凡花亦能喷鼻香。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出处】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67页。

【作者】于濆,字子漪,生卒年不详,里居不详。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进士,仕终泗州刺史。
他是晚唐一位现实主义墨客,有感于当时墨客拘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自号《逸诗》。
《新唐书·艺文志》记其有诗集一卷。
见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167页。

【简析】此诗平仄有多处不协,显得很怪异。
但是题材独特,主题深刻,与一样平常的感叹个人遭际之作明显不同。
晚唐社会,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前四句写素衣女子寒食上坟,祭奠刚去世不久的丈夫,还深陷悲痛之中。
后四句写田父引犬出猎,听到素女号哭,猛人想起自己的家人,不由得老泪纵横。
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悲剧?

寒食节

素娥哭新冢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241、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中唐)陈 润

江南寒食早,三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看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出处】古今岁时杂咏150页。

【作者】陈润,中唐墨客,唐代宗大历(766—780)间人,终官坊州鄜城县令。
紧张作品有七律《宿北乐馆》(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五律《登西灵塔》(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五律《送骆征君》(野人膺辟命,溪上掩柴扉)等。
见百度百科•陈润。

【简析】感情稍显轻快明朗,颇能引起共鸣。
墨客身在唐朝东都洛阳,恰逢寒食节,出游所见,春景清新。
时在农历仲春社日期间(唐朝社日详细韶光实在并不固定在哪一天,大体上都安排在仲春份举行)、清明节之前,农妇浴蚕繁忙,田舍瓜田里的瓜苗长势良好,不由得令人想起秦朝的东陵侯邵平在秦朝灭亡后种瓜为生、劝谏萧何捐赠财产叮嘱消磨亲人助力刘邦以为长久之计的历史故事,表示了墨客追求宁静平淡、空手发迹、安贫隐居生活的高尚情操。

东陵侯邵平种瓜,典故见《史记•萧相国世家》。
晋朝阮籍《咏怀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灞门)外。
走轸距阡陌,子母相钩带……学费自煎熬,多财为祸害。
布衣可终生,宠禄岂足赖。
”唐朝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九):“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洛阳简介】唐朝的东都,即洛阳,指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贱。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总管府,辖洛州、郑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鲁州等九州,洛州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巩、阳城、嵩阳、陆浑、伊阙等9县。
贞不雅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洛阳属河南道。
显庆二年(657年)置东都。
开元元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于洛阳置都畿道。
天宝年间,改东都为东京。
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阳。

洛阳市阵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繁芜,个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喷鼻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阵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
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樊篱,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央城市,横跨黄河中下贱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是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出发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央。
洛阳是一座工业根本坚实、科研实力较强的当代化工业城市。
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培植的老工业基地。
洛阳矿藏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77种,个中钼、铝、金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天下三大钼矿之一,黄金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三位。
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拥有的文物数量繁多。
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天下文化遗产。
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排名第45位,紧张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均匀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由于“洛阳”(东都)一词太过主要,在古诗中屡屡涌现,对付精确理解古诗(特殊是唐诗!
),意义重大,故简介如上,供广大读者参考。

杜鹃花

杜鹃鸟

东陵瓜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东陵侯邵平画像

河南省洛阳市新貌

洛阳市一角

此处还有(晚唐)雍陶《寒食夜池上对月怀友》(人间多别离,处处是相思)(古今岁时杂咏149页),(北宋)刘一止《冥冥寒食雨》(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宋典758页。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鉴赏203页),(中唐)卢纶《舟中寒食》(寒食空江曲,孤舟渺水前)(古今岁时杂咏136页),(北宋)贾宗谅《渝南寒食》(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古今岁时杂咏168页),(晚唐)许浑《途中寒食》(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全唐诗卷五三二第6122页),(盛唐)释皎然《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宿》(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古今岁时杂咏138页),(盛唐)羊士锷《雨中寒食》(今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寒食宴城北山池》(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古今岁时杂咏139页),(中唐)殷尧藩《寒食后忆山中》(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古今岁时杂咏)147页,(北宋)谢景初《禁烟即事》(时节一百五,疾风收雨天)(古今岁时杂咏168页),(南宋)朱松《寒食》(粥冷春餳冻,泥开腊酒斟)(节日99页。
宋典不载),(清朝)朱彝尊《晚次埻县》(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清典968页。
清诗选182页)等五律之作比较值得一读。

此处另有(北宋)苏轼《寒食雨二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节令52页),(唐朝)卢象《寒食》(此诗题目《诗苑春秋》作《寒食怀介之推》)(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古今岁时杂咏135页)等五言古诗之作比较值得一读(卢诗个中有“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之名句,流传较广)。

寒食节经典食品:青团

苏轼寒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