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杜牧呼朋唤友,一起到长安郊野的文公寺嬉戏,碰着了一个和尚,创造对方居然没听过自己的大名。
杜牧顿时不服气,当场作诗把对方嘲讽了一顿。

杜牧先在这首诗中,先是炫耀自己的门第,随着又炫耀自己的科考的成绩。
末了还借前代高僧惠休之名,嘲讽对方不是一个懂诗的人。

不然,怎么会混“文化圈”,还没有听过他的大名呢?最厉害的是,诗中末了一句,竟还连空门也一起嘲讽了。

一、杜牧《赠终南兰若僧》赏析

《赠终南兰若僧》——唐·杜牧

杜牧中进士后狂傲无比遇一和尚不知自己名号连忙写诗进行嘲讽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有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此篇出自《全唐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大意是说,长安城宫门的北面,终南山一带便是我的家。
你要问我是谁啊,我便是今年“两枝仙桂一时芳”的杜牧。

你不是长安一带非常有名的诗僧吗,居然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
可见这个禅门,真的是“有点意思”了。

诗的第一句里,杜牧是在交代自己的家庭住址。
他的家族是豪门,祖父曾为三朝元老,父亲也是当官出身。

后来虽然家道中落了,但是瘦去世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同时,他家占地的范围也很广。
广到什么地步呢?皇宫的北门外,到终南山下面这一片,便是他的家。

“城南韦杜,去天五尺”,当时长安的那些人,便是这样形容他们杜家和韦家的。
以是一个和尚,溘然说不知道杜牧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假呢?

退一步说,纵然和尚没听过杜家的名声,怎么也该听说过,今年有一个人,一次性通过了进士、关试两场考试吧?能耐这么大,世间有几人能办到呢?

古人把科考上榜称为“蟾宫折桂”,杜牧连续两次上榜,便是折了两枝仙桂。
“一时芳”,便是说他因此名噪一时。

可是,杜牧对面的这个和尚,还是摇头说,没有听说过。
杜牧脸上立时就挂不住了,于是故意称对方为“休公”。

诗中第三句里的“休公”,是指南朝宋期间的惠休。
他曾经当过和尚,被人称为“休上人”,这里代指杜牧在文公寺碰着的和尚。

惠休当和尚时,和大墨客鲍照亲近,常常作诗与之对答。
杜牧在这里称对方为“休公”,表面上是把对方当成一个懂诗的朋侪,实则是讽刺对方,有眼不识泰山。

由于杜牧早在没有中进士之前,就已经在长安的墨客圈子中,很出名了。
提到家世,和尚摇头;提到科考成绩,和尚还是摇头。

杜牧恨不得,当场破口大骂。
你丫便是故意的吧?还在我面前装着一副很懂的样子。
你都没听说过我的名字,看来这禅门倒真有点意思哦。

这首诗实在还有另一个更普通的版本,意思是一样的,全文如下: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

禅师都未知姓名,始觉空门意味长。

这两个版本的差异在于用典上面,前一个版本第三句中有用“休公”之典。
不过,两个版本总体内容是没有变革的,都是杜牧的自夸和嘲讽对方。

二、性情决定命运

杜牧少年景名,本来在政治上是很有出息的。
但是,他科举出头之后,就过上了“十年一觉扬州梦”的放浪生活。
由于常常出入风月场所,他的上司牛僧孺,还派朝廷暗探去保护他。

可是,后来“李党”的李德裕上台,就非常看不惯杜牧这种浮浪贵家子弟的德行,以是一贯对他进行排挤和打压。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回京城担当监察御史。
当时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李甘,此人有一次因故得罪了天子,被安了一个“轻躁”的罪名,贬到封州,并去世在任上。

杜牧觉得自己在长安也呆不下去了,于是称病哀求调到洛阳。
由于这个缘故原由,他错过了当年十一月的“甘露事变”,终极幸免于难。
后来,杜牧又去了宣州。

在杜牧三、四十岁的时候,他曾有一段韶光打仗过佛学。
但是,他对佛学半信半疑。
实在从他当初和“终南僧人”的对话,就看得出来,他对佛家出世的态度,很不以为然。

杜牧在中年以前,做人的宗旨便是要高调。
除了他两榜登科的时候“敲锣打鼓”以外,他后来在扬州的生活时,出入风月场所也一贯很高调。

这种高调,让他的上司都担心他会因此被政敌谋害,以是还不得不摧残浪费蹂躏国家资源,给他找暗探和保镖。

后来,杜牧离开扬州时,已经知道有人不喜好他的行为了。
结果碰着了杜秋娘,张好好等风尘中人,他还是要为她们写诗,连续高调且放浪地活着,谁让他的偶像是李白呢!

杜牧有一次在洛阳当官,属下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由于他是监察御史,卖力风纪监察,以是就未便利约请他。
他身为纪律监察职员,听到就主动去喝花酒了,让人很是无语。

对付杜牧的这些行为,宰相李德裕严重看不惯。
因此,杜牧在很长一段韶光里,都只能被外放随处所上,当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韶光一长了,再把他调回京城里,杜牧反而认为当京官根本赚不了钱,他说他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于是主动哀求外放。
等到真的被朝廷外放了,杜牧又以为自己委曲。

完了,他一下子彷佛看得很开地说“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古今同”,一下子又借给牛僧孺写墓志铭的机会,大骂李德裕,“李太慰专柄五年,多逐士,天下怨恨”。

实在,李德裕挤兑牛僧孺是真的,由于李、牛是两个派系的领军人物。
但是李、杜两家本是通家之好。
李德裕一开始对他并没有太大见地,只是他自己行为放浪,还先投靠了牛僧孺。

结语

杜牧写了很多七绝名篇,我们都背过。
比如“一骑尘凡妃子笑”,再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但是最能表示他青年时期做人态度的诗,还是扬州任上写的那一首《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不过要论张扬得意,《赠终南兰若僧》虽然不算是一首好诗,但是也颇具代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