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青云一线牵
——飘飞在古诗词的鹞子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东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上苍。
——明·徐渭《风鸢图》
妖冶的春天,阳光笑呵呵的,喜鹊、黄鹂、布谷等各色鸟儿,聚在河湄翠柳林中开起了起音乐会;麦苗绿油油的,菜花金灿灿的,彩绘出三月的锦缎,正是踏青放鹞子的好时节。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
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
——清·郭麟《竹枝词》
举目仰望,碧空如洗的蓝天上,蝴蝶、燕子、雄鹰、金鱼形态互异的鹞子当空飞行,赏心悦目。郭麟的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放鹞子的欢快情景。你看,清风中鹞子高下翻滚:
昂藏意气入云烟,喜放鹞子到九天。
要识扶摇能直上,全凭一线手中牵。
——清·郑用锡《小孙放鹞子志勖》)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
——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
古人叫鹞子为“纸鹞”或“纸鸢”。
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只“木鹞”该当便是中国最早的鹞子雏形。
从隋唐开始,造纸业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鹞子。《武林往事》记载:“清明时节,人们到郊野放风鸢,日暮方归。”
唐代晚期,由于有人在鹞子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古筝那样的声音。据明代陈沂的《询刍录》云:“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于是就有了“鹞子”的叫法。
夜静弦声响碧空,官商信赖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唐·高骈《鹞子》
高骈这首诗印证了《询刍录》里的说法。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清·杨韫华《山塘棹歌》
古人还有放鹞子能避邪、放不利的说法。《红楼梦》里描写:“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不利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不利。”
何处鹞子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清·骆绮兰《春闺》
断线的鹞子,“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因而,别人放断了线的鹞子不要拾,那是放掉的“不利”。
偷放风鸢不在家,师长西席差伴没寻拿。
有人指示春郊野,雪下红袄便是他。
——明·徐渭《题鹞子画诗二十五首》
诗中的儿童胆子太大,上课时竟然趁师长西席不把稳,偷偷地溜出去放鹞子。老师让差错去搜捕,没有找着。不过鲜艳衣服出卖了他的踪迹。孩子的确天真、油滑。放鹞子是孩子的一大乐事。
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
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鹞子。
——清代轶名诗
他们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古诗词中写孩子放鹞子的最多。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落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不雅观村落童戏溪上》
儿童骑着竹马牵着鹞子在地面上奔跑,只顾仰脸看“纸鸢”,不料却晃荡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孩子天真可爱、欢快清闲的神态跃然诗中。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大家夸你春来早,欠我鹞子五丈风。
——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这群孩子有点浮躁,也有点笨。没有风就放鹞子。鹞子飞不起来,好不绝望;还骂天公不给力,不给点风。可谓憨态可掬!
放鹞子还造诣了清代庄有恭的“神童”之名。庄有恭儿时放鹞子,落到将军院里,他便闯进将军府要鹞子。将军正与客人下棋,喝问他:“小孩来干啥?”庄有恭据实回答。将军问:“你会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对子,有什么难的!
”“能对几个字的对子?”“一个字能对,一百个字也能对。”将军就指着壁上一幅画道:“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喷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指着两人对弈的棋局应声答:“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戒备戒备。”从此他的文名大振。
今年寒食好风骚,此日一家同出游。
——唐·元稹《寒食日》
放鹞子是老少咸宜的娱乐健身活动,适宜举家出动。
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此。
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
——明·徐渭《题鹞子画诗》
这首诗如画卷一样平常垂垂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老幼争放鹞子的情景。《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放鹞子这种活动,让人们呼吸到了早春的新鲜空气,磨炼身体。放鹞子中得到乐趣的,不仅仅是儿童,还有成年人乃至老年人。
晚凉退食无馀事,坐与儿曹挽纸鸢。
——宋·贺铸《局中归》
出从父老不雅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
——宋·陆游《题斋壁四首其四》
老人虽不一定牵线放飞,却分享到儿孙的快乐。
花信几番凭妾寄,情丝一缕被郎牵。
——清·吴我欧《美人鹞子》
鹞子里还有泪水离去与相思。细线能牵千里远,一端系着在闺中的女子,一端系着离去的情郎。蓝天飘飘的鹞子,给渴盼美满爱情的闺中女子带来渺渺的希望。
向晓晴曦挂头巅,和风吹透杏花天。
莫嗔侍女偏多事,偷把红丝系纸鸢。
——清·王蜀瑜《锦江花朝竹枝词》
闺中千金携丫鬟一起放飞手中的纸鸢,说是放鸢,真实的意图只有她自己知道。想把自己的心思见告心中所系之人,却又碍于颜面,难于启齿,纵然是最亲近的侍女也得戒备。举头望天,想着云中寄来锦书。一个“偷”字把少女的那种羞涩之态凸现出来。
蓝天白云下,草色泛碧,杨柳如烟,花事渐浓,随处可见手牵着鹞子引线,或奔跑、或溜达、或时而仰望蓝天高枕而卧的孩童。
微和澹澹锦宫城,柳色青上苍气晴。
三较场中宽敞好,儿童逐队斗鹞子。
——清·吴好山《笨拙俚言》
趁东风,放引线,放飞着美好的心情!
远近高低、颜色艳丽、造型幽美的鹞子:
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阳天。
——清·张劭《纸鸢》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等西席。喜好写作。传授教化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