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利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美国批驳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名作家。他的作品风格以诙谐和讽刺为主。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竞选州长》《哈利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二、多音字汇总
【笼】①lóng(笼子)(鸡笼)②lǒng(笼罩)(笼统)
【相】①xiāng(相互)(相传)②xiàng(摄影)(容貌)
三、词语阐明
1、祈祷:一种宗教仪式,崇奉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欲望。
2、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3、呻吟:指人因痛楚而发生发火声音。
4、荒诞:(思想、言行)缺点到使人以为奇怪的程度。
5、口吻: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
6、煞白:由于恐怖、愤怒或某些疾病等缘故原由,面色极白,没有红色。
7、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毛病。
8、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样平常不间断,形容话很多,提及来没个完。
9、衣衫褴褛:衣服破褴褛烂。
10、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四、近义词汇总
祈求——祈祷 征采——探求 疲倦——怠倦
宽阔——辽阔 喧嚷——喧哗 讲述——阐述
摸索——探索 恳切诚意——贴心贴腹
五、反义词汇总
绝望——希望 喧嚷——安静 热切——冷漠
宽阔——狭窄 悲哀——欢畅 荒诞——合理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遵守——违反
六、课文内容导读
1、第一部分“孩子失落踪”(第1自然段):写两个孩子走失落后,小镇笼罩在一片悲哀之中,两个孩子的家人悲痛绝望。
“任然”解释在这之前,人们的悲哀感情已经持续一段韶光了,而且还将连续持续下去。突出了两个孩子的失落踪给人们带来的悲痛。
“呼喊”“侧耳听”“呻吟”“垂下头去”这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生动详细地写出了撒切尔太太在孩子走失落后悲哀心碎的状态,突出了她对孩子的思念之情。
“灰发险些全变白了”写出了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之深重,以至于头发险些全白了。
2、第二部分“脱险归来”(第2—3自然段):写两个孩子回来后人们激动、喜悦的场景。
(1)第2自然段:写人们欢迎两个孩子归来时的壮不雅观场面。(与开头悲哀的氛围形成比拟,表明两个孩子的归来使人们非常高兴。)
“发疯般”“衣衫不整”“欣喜若狂”写出了人们听到钟声后迫切地冲出家门的环境,表现了人们在得知孩子们安然归来时激动万分的心情。
“成群结队”“拥向”解释去欢迎两个孩子归来的人很多,表现了人们对两个孩子的关心。
(2)第3自然段:写镇上的人很愉快,他们纷纭来到撒切尔法官家祝贺两个孩子的归来。
“前所未有”解释这对小镇来说是一个分外的夜晚,人们由于两个孩子的归来“灯火通明”,突出了人们万分激动的心情。
“泪水如雨,洒了一地”利用了夸年夜和比喻的修辞手腕,写出了人们看到两个孩子归来后的激动心情。
3、第三部分“讲述经历”(第4自然段):写汤姆得意地阐述历险经由。
“高兴到了极点”写出了波莉姨妈高兴的程度。
“围满了热切的听众”表现了人们对两个孩子的关心,以及对他们冒险经历的好奇。
“如果恰巧是晚上,”这里进行了假设,暗示了汤姆的幸运,突出了探险过程的惊险。
“荒诞离奇”从侧面突出了汤姆他们的经历惊险刺激。在那些人的眼里,他们的故事根本不可信。
4、第四部分“看望朋友”(第5—15自然段):写汤姆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得知印江·乔埃被封在洞里。
(1)第5自然段:写汤姆和贝琪的身体逐步规复。
“卧床不起”“没有一点儿力气”可见探险归来他们非常疲倦,难熬痛苦,也从侧面陪衬了这次探险途程的艰辛。
(2)第6自然段:写汤姆去看望生病的哈克,却不能向他讲述探险的经由。
(3)第7自然段:写两个星期之后汤姆去看望哈克时,顺道去看望了贝琪。
从“不会在意”我们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年夜胆、爱冒险的孩子,不会被一次困难吓倒。
(4)第8—15自然段:写汤姆从法官的口中得知岩穴被封上了,他很震荡,由于印江·乔埃还留在洞中。
“列克变得煞白”解释汤姆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只管印江·乔埃是一个坏人,汤姆还是为他的安危担心,解释汤姆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七、主题概括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文描写了两个孩子在岩穴中迷路并获救回家的精彩片段,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善良、有爱心、爱冒险的汤姆,赞赏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
「六年级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条记、复习资料汇总
「六年级语文」第5课《鲁宾逊漂流记(节选)》学习条记内容汇总
「五年级语文」第4课《梅花魂》学习条记,缕缕梅花喷鼻香拳拳爱国心
「六年级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条记,品味古诗中的民俗文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