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央。
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该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虔诚家风、教诲童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的意思是指学生,规便是规范。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寻思子自知」。
现在传授教化,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一贯坚信这样一个大略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影象力非常好,该当把前辈的人生履历、生活聪慧影象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只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机遇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事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发展,到了一定年事自然酝酿发酵,一定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影象、影象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筋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交融贯通、举一反三呢?

学生规全文解释是启蒙养正忠实家风教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是指统统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地。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该当学的。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聪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措辞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诲,贯注灌注儒家文化的精髓。

总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取《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详细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殊讲求家庭教诲与生活教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虔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贤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统统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主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韶光精力,就该当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良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急速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存心谅解,二十四孝的黄喷鼻香(喷鼻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就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清晨起床之后,该当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本日在外的环境见告父母,向父母报安然,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见告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干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随意马虎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风致就有缺失落,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该当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气)。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侵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
要看重自己的风致教化,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遭受耻辱。
当父母亲喜好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随意马虎的事;当父母亲不喜好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名贵。
父母亲有差错的时候,该当心疏导改过向善,疏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机遇,例如父母感情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连续疏导;如果父母仍旧不接管,乃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哀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住所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去世者 如事生

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该竭尽全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伺候,不可以随便离开。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度改变,不能梦想享受,该当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
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摧残浪费蹂躏,才是真孝顺。
(论语:生,事之以礼,去世,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祭拜时应恳切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犹如生前一样恭敬。
(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蔼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畅,孝道就在个中了。
与人相处不琐屑较量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原谅推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逝不生。
(言语为福祸之门。
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可见言语之主要。

或饮食 或坐走 父老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该当谦逊礼让,长幼有序,让年父老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该当主动去讯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人生以做事为目的,不以攫取为目的。
”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长者 勿呼名 对长者 勿现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逊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拜别。
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父老拜别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敬老尊贤)

父老立 幼勿坐 父老坐 命乃坐

长者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该当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往后,嘱咐坐下才可以坐。
与长者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要到长者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该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者,要犹如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平常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犹如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易解:早上要早点起床,晚上也别很早就睡觉。
由于光阴宝贵,须臾即逝,应该好好珍惜和努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哀。
)清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
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气,才能确保康健。
(防止肠病毒,要学会洗手,手心、手背、指缝间均要仔细搓洗)(陶渊明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腌臜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易解:要看重服装仪容的整洁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随意马虎被绊倒,统统穿著以端庄端庄为宜。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气,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看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美。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便是摧残浪费蹂躏。
)日常饮食要把稳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包袱,危害康健。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易解:饮酒有害康健,要遵法,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
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论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役夫劝勉我们:食品不要过分讲求精美,烹调不要过分哀求细致。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饮食是为了吃饱肚子,不是为了知足口目。
)走路时步伐应该从容端庄,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举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
(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诚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也不要站得歪歪斜斜的,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抖动,这些都是很轻浮、傲慢的举动,有失落君子风范。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易解: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生发火声响。
在室行家走或转弯时,该当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
拿东西时要把稳,纵然是拿着空的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冲破。
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干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由于忙中随意马虎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搪塞了事。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易解:凡是随意马虎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钱、色情等是非之地,要勇于谢绝,不要靠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
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回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不要冒冒失失落就跑进去。
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该当回答名字,而不是:“我,我!
”让人无法分辨我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其他版本: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易解: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要求许可。
如果没有事先搜聚赞许,擅自取用便是盗窃的行为。
借来的物品,要爱惜利用,并定时归还,往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谚云: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别人向你借东西,只要自己有的话就不要吝啬。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其他版本: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易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甜言蜜语,更不能利用!
(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注:复者实践也,约定的事情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该当谨言慎行,发言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
’;不要甜言蜜语,好听却靠不住。
巧诈取巧的措辞,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熏染。
(论语·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易解: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原形之前,不要轻易揭橥见地,对事情理解得不足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许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该当清楚,逐步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碰着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聪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参与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自察 有则改 无加警

易解:瞥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急速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遇上。
瞥见别人的缺陷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良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易解: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风致、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觉得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该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论语·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君子忧道不忧贫)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落就生气,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就欢畅,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你,真正的良朋良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夸奖,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足好,连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落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畅接管,那么正派诚信的人,就会逐渐喜好和我们亲近了。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笼罩 增一辜

易解: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州官放火,故意犯错便是恶行。
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缺点自然逐步的减少消逝,如果为了面子,去世不认错,还要去掩饰笼罩,那便是错上加错了。
(子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又曰:知耻近乎勇。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易解:只假如人,便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崇奉,皆须相亲相爱。
同是天地所生万物繁殖的,该当不分你我,互助互助,才能坚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物种以竞争为目的。
人类以互助互助为目的。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
大家所敬仰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边幅。
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誉自然非凡,然而人们之以是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由于他很会说大话。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易解:当你有能力可以做事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
对付他人的才华,应该学习欣赏惊叹,而不是批评、妒忌、诬蔑。
不要去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汉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
不要喜新厌旧,对付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
对付正在劳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民气境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滋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易解:别人的缺陷,不要去揭破,对付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赞颂他人的善行便是积善。
当对方听到你的夸奖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积善。
张扬他人的过失落或缺陷,便是作了一件坏事。
如果责怪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害。
朋友之间该当相互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风致教化。
如果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的风致都会有缺陷。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易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蔼相处。
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干事),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好不喜好,如果连自己都不喜好,就要急速停滞。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易解:受人恩情要时时想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该当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勾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惩罚自己,苦恼自己!
’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戴德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看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主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名贵,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
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易解: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跟著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涌现,大家自然敬畏他,由于他说话公道无私没有遮盖,又不谄媚他人。
以是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真是再好不过了,由于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差错也跟著减少。
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由于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全体人生的失落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易解: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去世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随意马虎依著自己的偏见干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易解:读书的方法要看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久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其余一本。
在订定读书操持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实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实行,不可以懈怠偷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文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易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洁,不得缭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古人写字利用羊毫,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暴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本教材应分类,排列整洁,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聪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全。
(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易解: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康健的不良书刊,都该当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聪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康健。
碰着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该当发奋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规蹈矩,也是可以达到的。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