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我自己的社交平台,200个网友里叫这个网名的共有3个。很显然,这3个字很符合年轻人的调调。这3个字中,“君”是翩翩君子式的称谓,浓浓的古风。而“莫笑”二字,则带几分自嘲式的清高。
但是这3个字放在一起该怎么理解呢?它藏着多少悲情?很多人实在并不理解。实在这3个字不是当代人的发明,而是出自一首流传了1000多年的唐诗,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墨客王翰。
在群星残酷的唐代,要想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墨客,实在是非常有难度的。很多才子穷其生平写下了数千首诗作,都没有实现。王翰存世的诗作仅14首,却凭着一首《凉州词》一诗成名,跻身顶级墨客行列。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里,这首诗排在了第71位,它的前两位分别是杜牧的《山行》,王维的《鸟鸣涧》。
这首诗之以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君莫笑”这3个字,让我们来读一读全诗: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时催。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虽然诗名里有一个“词”字,但这实在是一首七言绝句。“词”指的是乐府歌词,凉州地属甘肃边塞。这28个字看起来很大略,却字字珠玑,要理解透它们实在并不随意马虎。
只看前两句,它就涌现了“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这两个古典诗词里的奇异物件。很多不爱读古诗词的朋友,一贯以为葡萄酒是当代人才会喝的小资酒,王翰这首诗就证明了早在唐代我国边塞的疆场上,葡萄酒就已经是主角了。同时这句诗也证明了唐代边塞的讲究,夜光杯这等奇异物疆场上也是有的。
至于后两句,一贯是理解上的难点。“醉卧疆场君莫笑”到底何意呢?看起来前两句里,并没有涌现“君”这个人物。事实上,这句话是夜宴上某一个普通征人说的,这话的意思是:
本日我一定要和大家一醉方休,就算醉倒在疆场上,诸位也不要笑话我。毕竟自古以来,出征的将士们就没几个能活着回来的!
这样一理解,我们就清楚了。所谓的“君”,实在便是夜宴里在座中的诸位。而“君莫笑”这3个字,是他怕人家笑自己醉酒后的“丑态”。毕竟在疆场上醉倒在地,彷佛有些不太像话。结合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3个字里藏着万千无奈。
那么这是不是说,“君莫笑”这3个字里只有悲情呢?非也!
由于它的着力点,仍旧是在这个“笑”字。琵琶声起、葡萄美酒下肚,整首诗的格调是豪迈而又热烈的。将士们知道无法回去的现实,却仍旧舍身殉难,欢聚在一起,这才是这首诗的格调,也是它千百年来被人推崇的缘故原由。用“笑”来结束整首诗,让全诗在明快的措辞中结束,这种向去世而乐的情怀,正是盛唐边塞诗最大的魅力。
唐代的边塞诗,和其它朝代的同类作品比较是有实质差异的。大唐的傲气、骨气,都藏在了这些诗作里。在其它朝代,多数情形下只有去过边塞的墨客,才会提笔写这类作品。而在唐代,从来没有去过边塞的墨客也一样能靠着想象写出经典。这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奇特”的存在。理解了这些,不知大家是否对“君莫笑”3个字是否有更深的理解?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