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开会到凌晨,实在没有韶光写太长的文章了,恰好前两天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拿来和诗友们共享一下,问题是:江南山水图,如何作诗一首?顺便以此为例,说一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造境和写境是什么意思
关于江南山水的诗词老街写过不少,选几首请诗友们示正:
一、古体绝句 -拟古长干曲2首(步韵崔颢)
前夜石头宿,昨日过横塘,行行如泛梗,江海是吾乡。
绿波自东流,有狐在淇侧。山水暂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两首古体绝句,《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公众杂曲古辞\公众的旧题。唐朝的墨客崔颢用这个古体写过几首绝句,崔颢诗如下: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诗意不用阐明了,南朝民歌本来的风貌便是明白如话。须要把稳的是,第一首用平声韵:塘、乡,第二首用入声韵:侧、识。
崔颢便是那个写《黄鹤楼》的大墨客。老街这两首是次韵诗(和原诗韵脚一样,次序也必须一样),“有狐在淇侧”用的是《卫风·有狐》的典故: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我的这首两首绝句所写当然是想象中的内容,此之谓:造境。
二、《望江东》 @老街味道
和雨和烟望江树,隐约是、春归路。年年纪岁信鸿去,空寄得、情相与。
天涯总被山拦住,误几度、斜阳暮。一声肠断笛分付,水中月、愁无数。
老街上面这首词不是次韵,是用韵(和原诗韵脚一样,但是次序不一样),可以比较一下黄庭坚原词《望江东·江水西头》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斟酌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教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这也不是我眼中所见,当然也是造境。
三、五律-苏州印象 @老街味道
老街很喜好苏州,多年以前溜达在小雨中的苏州山塘街上时,记得两边是小桥流水、翠竹红楼,桥下轻舟欸乃,远处烟雨朦胧,写过一首五律:
白公堤上客,景致雨中秋。 巷转斜藏竹,桥多数隐舟。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 一棹烟波远,苏州访二丘。
苏州的“二丘”先容一下:苏轼当年来苏州游赏,有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拜访闾丘孝终,会会老朋友,叙叙旧情;一是去游览虎丘,欣赏名胜古迹,畅舒肚量胸襟。他说过:“过苏州,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为二欠事。”苏轼与闾丘孝终交往甚密,友情深厚。苏轼还写过一首浣溪沙给闾丘孝终: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宋] 苏轼
一别苏州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更阑相对梦魂间。
说完二丘的典故,再说说老街的这首五律《苏州印象》,这真的是我眼中多见,亲自体会,此之谓:写境。
四、五律《过镇江•金山寺 》@老街味道
一上金山寺,苍茫眼界开。云舟驭风去,烟雨渡江来。
鼓磬催昏晓,洪波化劫灰。多情笑今古,几个绝尘埃。
这首五律是我前几年自驾游去镇江(古时称为京口)时写的,当时分别游览了北固楼、多景楼、焦山、金山寺等 名胜古迹。后来驱车过润扬大桥,还专门找对岸的瓜州古渡,可惜没有见到什么痕迹。
《过镇江•登北固楼 @老街味道》
形胜江南地,风光北固楼。长桥出烟雨,远渚卧年夜水。
客子竟何叹,英雄曾旧游。西津有古渡,嫡向瓜洲。
这两首五律当然是眼中所见,自生感慨,都是写境。
五、《选冠子 江南》 @老街味道
雾色山横,楼头雨润,水墨欲舒还卷。舟桥掩映,竹柳参差,连岸石阶梅馆。堂燕归春,驿亭呼酒,吴姬曲幽歌软。细斟酌、散入东风,愁绪觉来忽断。
人尽说、只合江南,韦郎老矣,梦扰画船喷鼻香幔。投鞭鹤唳,赌墅棋高,成败笑谈波远。多少客子游僧,听鼓金焦,侣鸥江畔。把微吟赠与,疏星残月,古今枫晚。
填词时要把稳,一样平常相连的四字句常常是对仗的。例如:雾色山横,楼头雨润;舟桥掩映,竹柳参差;堂燕归春,驿亭呼酒;投鞭鹤唳,赌墅棋高;听鼓金焦,侣鸥江畔。不过这不是严格的哀求,可对可不对。
老街的这首词是造境还是写境呢?
结束语 造境与写镜
老街的几首诗词都因此前的作品,有的是面前所见心中所感,例如五律《苏州印象》、五律《过镇江》2首。有的是练习次韵或用韵时写的诗词,并不是真在江南嬉戏时所作。例如:《长干曲》 、《望江东》、《选冠子 江南》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空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大墨客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空想。”
“造境”指虚构之境,“写境”便是写实之境。墨客所写景物,未必是眼中所见,此之谓“造境”。作者创作时一定要假设自己身处其境,才能做到 \公众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布局,亦必从自然之法\"大众。
在详细的作品中,造境和写境\公众二者颇难分别\"大众,例如老街的这几首词单单看作品,是分不出造境和写境的。唐朝柳宗元的绝句《江雪》,一样平常被认为是造境而不是写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老街味道 #文化#
从杜甫的情诗《月夜》看 什么是诗从对面写来
古人作诗也有公式吗?一篇短文10分钟看懂起承转合
不斟酌自难忘 这首苏东坡的江城子您可能读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