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表示了孔子的政治主见、伦理思想、道德不雅观念及教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畅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子路

【本篇引语】

本篇共有30章,个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住所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反面”;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个中有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政治主见,孔子的教诲思想,个人的道德教化与品质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原文】

国学瑰宝论语全文注释及译文  子路篇

13·1 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1)。
”请益(2)。
曰:“无倦(3)。

【注释】

(1)先之劳之:先,勾引,先导,即教养。
之,指老百姓。
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恳。
(2)益:要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若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恳。
”子路要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

13·2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注释】

(1)有司:古代卖力详细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若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责成部下卖力详细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差错,选拔贤才来任职。
”仲弓又问:“若何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原文】

13·3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伯仲。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去世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返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谢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因陋就简。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管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
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对付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纳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提及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实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以是,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对付自己的言行,是从不因陋就简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央问题都是如何从政。
前两章讲当政者应该以身作则。
哀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见告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勾引百姓。
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主要的问题是“正名”。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
正名的详细内容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13·4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1)。
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
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
以至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
孔子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
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
”樊迟退出往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
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平服;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至心实情来对待你。
假如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绝不客气地责怪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诲思想。
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须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
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往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
在孔子时期,接管教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足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诲的目的,便是为了培养实施统治的知识分子。
以是,孔子的教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
虽多,亦奚以(3)为?”

【注释】

(1)达:通达。
这里是会利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紧张内容之一。
他传授教化生诵诗,不纯挚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利用到辅导政治活动之中。
儒家不主见去世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甚至用,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纵然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纵然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评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形有些相似。
以是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原文】

13·8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
始有,曰:‘苟(3)合(4)矣’。
少有,曰:‘苟完矣。
’富有,曰:‘苟美矣。
’”

【注释】

(1)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2)善居室:长于管理经济,居家过日子。
(3)苟:差不多。
(4)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长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
刚开始有一点,他说:‘差不多也就够了。
’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
’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原文】

13·9 子适卫,冉有仆(1)。
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释】

(1)仆:驾车。
(2)庶:浩瀚,这里指人口浩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
孔子说:“人口真多呀!
”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
”冉有说:“富了往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养。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
这是精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
在孔子的不雅观念中,教养百姓始终是十分主要的问题。
以是,在这里,一定要把稳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原文】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管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

【原文】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管理国家,经由一百年,也就可以肃清残暴,废除刑罚屠戮了。
这话真对呀!

【评析】

孔子说,善人须要一百年的韶光,可以“胜残去杀”,达到他所空想的境界。
实在,从这句话的本意去理解,善人施行“德治”,但并不用除刑罚的必要手段。
这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原文】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评析】

上一章孔子讲,善人施行德治须要一百年的韶光才可以到达空想境界,本章又说,王者管理国家也须要三十年的韶光才能实现仁政。
同样,王者在实现仁政之前的三十年间,也不能打消刑罚屠戮手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主要浸染。

【原文】

13·13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君子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评析】

俗话说:“君子先正己。
”本章里孔子所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主要方面,是有深刻的思想代价的。

【原文】

13·14 冉子退朝。
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
”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
”孔子说:“只是一样平常的事务吧?如果有政事,虽然国君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原文】

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险些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险些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
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
’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
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反。
’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反,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反,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评析】

对付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
他劝告定公,应该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反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把稳的。
作为在上位的统治者,一个动机、一句话如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结局。

【原文】

13·16 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若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原文】

13·17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1)莒父:莒,音jǔ。
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若何办理政事。
孔子说:“不哀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
孔子哀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原文】

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个中矣。

【注释】

(1)党:乡党,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派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派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
”孔子说:“我家乡的正派的人和你讲的正派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遮盖,儿子为父亲遮盖。
正派就在个中了。

【评析】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便是具有了“直”的品质。
看来,他把正派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统统都要服从“礼”的规定。
这在本日当然应予摈弃。

【原文】

13·19 樊迟问仁。
子曰:“住所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戎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若何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明负责,待人忠心诚意。
纵然到了戎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评析】

这里孔子对“仁”的阐明,因此“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
在家恭敬有礼,便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哀求;办事严明谨慎,便是要符合“礼”的哀求;待人虔诚老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原文】

13·20 子贡问曰:“何如此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
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
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果:果断、武断。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
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若何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干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义务,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叨教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夸奖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叨教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干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
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
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

孔子不雅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义务。
其次是孝敬父母、屈服兄长的人。
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至于现在确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
他所培养的便是具有前两种风致的“士”

【原文】

13·21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
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评析】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
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中行便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
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相互管束,相互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原文】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
’善夫!
”“不恒 其德,或承之羞。
”(2)子曰:不占(3)而已矣。

【注释】

(1)巫医:用卜筮为人治病的人。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二句引自《易经?恒卦?爻辞》。
(3)占:占卜。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干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
’这句话说得真好啊!
”“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
”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评析】

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造诣奇迹。
二是人必须历久保持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耻辱。
这是他对自己的哀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原文】

13·23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反面。

【注释】

(1)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合营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2)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各方面之间完备相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备同等,而不讲求折衷。

【评析】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反面。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由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地,只求与别人完备同等,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实在,在所有的问题上,每每都能表示出“和而不同”和“同而反面”的差异。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聪慧。

【原文】

13·24 子贡问曰:“村落夫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村落夫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村落夫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村落夫都喜好、赞赏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又问孔子说:“全村落夫都厌恶、痛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
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年夜大好人都喜好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评析】

对付一个人的精确评价,实在并不随意马虎。
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
听取众人的见地是应该的,也是判断一个人利害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
他的这个思想对付我们本日识别年夜大好人与坏人有主要意义。

【原文】

13·25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畅。
(3)器之:量才利用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随意马虎,但很难取得他的欢畅。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好,他是不会喜好的。
但是,当他利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畅则是很随意马虎的。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好,也会得到他的喜好。
但等到他利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又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另一个差异。
这一点也是十分主要的。
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每每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
但小人就不同了。
在现实社会中,君子并不多见,而此类小人则习认为常。

【原文】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原文】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风致靠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
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靠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
这一主见与孔子的一向思想是完备同等的。

【原文】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此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偲偲:音sī,勉励、督匆匆、诚恳的样子。
(2)怡怡:音yí,和气、亲切、屈服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若何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匆匆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
朋友之间相互督匆匆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原文】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练百姓用七年的时候,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原文】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演习,这就叫抛弃他们。

【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练百姓作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备反对军事手段办理某些问题。
他主见演习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