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或许有杜撰的身分,但是却深深冲动着许多才子佳人,并且,崔徽的画像也真实存在着,并且曾涌如今东坡的藏品里,听说,元丰元年(1078年)四月,秦不雅观到徐州拜会苏轼时,便曾经不雅观赏过这幅崔徽半身像,显然,多情的秦不雅观对翠微的故事,也是深切同情的,他看完这幅画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题画词,便是下面这首《南乡子》(另有一说,该词作于元祐年前作者居京期间)。

该词从崔徽的画像入手,描摹出了画中人的俏丽,之后化用宋玉的辞赋表现画中美人的妙姿,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该词善用典故来表达自己不雅观画后的感情,极富艺术传染力,让人读之犹如看到了维妙维肖的崔徽。
崔徽因画师丘夏而永存俏丽,故事和画像又因元稹的诗、秦不雅观的词而更增魅力,相辅相成,当真令人无限憧憬。

南乡子

秦不雅观

秦不雅观最令人神往的一首题画词画中丽人维妙维肖任是无情也动人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首句点明画像中所画的是崔徽形象,而且特意用“妙手”来形容,解释词人对付画家的认可,元稹曾夸奖丘夏说:“善写仪容得恣把”,足见画师对人物描摹的惟妙惟肖。

而画中的人物崔徽,更是俏丽至极,词人只用了七个字来描写,“水剪双眸点绛唇”,两只眼睛通亮如秋水,嘴唇朱润仿佛朱砂点染,词人只重点捉住眼睛和美嘴唇,就勾勒出了崔徽的仙颜,的确,眼睛和嘴唇,是最能表现美人神采和仙颜的部位,对视之下,动人心神。
苏轼也曾经写诗赞颂过画中的崔徽,说她是“玉钗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当然,苏轼只勾勒出了粗线条,不写细致之处,这或许是诗与词表现手腕的不同,然而,如果将两人的诗句合起来,却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崔徽的美人形象。

接着三句,借助宋玉这一风骚人物来增加词韵,并点明这是半身像,“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听说,当年宋玉风骚倜傥,有位邻居美女十分爱慕他,总是在墙边露出半个身子偷望他,长达多年之久。
秦不雅观为什么又溘然拉扯上宋玉呢?这实在是补充上句刻画的不敷,从侧面陪衬崔徽的俏丽,由于宋玉描写这位邻居美女,“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直如人间仙女一样平常,而半身像的崔徽,正如宋玉邻女,让人充满了遐想。

下片,词人一个迁移转变,就像描述到了崔徽的心中,“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要知道,崔徽请丘夏作画时,心中正怀着悲苦的相思之情,而画师又以妙笔进行了真切的描摹,以是画中的崔徽,翠黛微颦,大有怜色,心中似有无限酸楚。
而这幅画流传到苏轼、秦不雅观那个年代,崔徽的悲惨出生早已经成为往事,留下的只有这幅画,这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无穷感慨了!

末了,词人写出了自己不雅观画的感想熏染,“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面对如此仙颜的女子,如此真切的画笔,词人还有什么“堪恨处”呢?原来,堪恨的地方是“无情”,是画上的美人不能活过来,不是有感情的真人!
可妙在词人又补了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如此美妙的艺术,即便是不能说话行走,也一样让人讴歌不已!
这一句,全用罗隐的名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感慨中透着些遗憾,但正由于这样,也让这首词变得更加有余味了。

总体来说,秦不雅观的这首词,以画入笔,既表现了画中美人的俏丽,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且词人善用典故,能将看似不干系的事物奥妙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极高的艺术代价,整首词,也颇有传染力,作为题画词,可谓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