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欣赏一首古诗词,在浊世里洗涤心灵,修身养性。
在不雅观察生活,感想熏染自然和生活的万千变革时拥有一双“诗性的眼睛”。

孩子每天学习一首古诗词,领略中国古诗的精妙,继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
开阔与提高孩子的眼界、肚量胸襟和品质!

残 菊

王安石•宋

每日一诗|残菊王安石•宋

薄暮风雨打园林,

残菊飘零满地金。

擸得一枝犹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苏东坡一次去拜访身为宰相的王安石,恰逢王安石昼寝,却见书案上有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刚写了开头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读后,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去世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墨客仔细吟。
”后来苏轼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这才知道,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羞愧自己不如王安石不雅观察仔细。
而后再访王安石报歉,请王安石补得后二句“擸得一枝犹好在,

可怜公子惜花心。
”王安石见苏轼知错,便将其调回京城。

苏东坡闹笑话,自然是认识片面视野狭窄所致。
假设他生平都与黄州这类有东瓣菊的地方无缘,大概永久都不可能反省自己讥讽王安石的浅薄和轻率。
因此,拓展视野,是减少认识片面的良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