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闪动,日月升沉,乾坤回顾之际,汉魏唐宋已远去千年,文人雅士,尽成光阴过客,但他们纵情挥墨写下的诗篇,依旧回响在历史的深谷,倒映在文化的长河;听一声,便让民气醉,看一眼,便令人神迷。
中国风歌曲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沉淀,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和血液,绵延不息的中原民族文化传承,使今人很随意马虎感想熏染到中国的古典艺术魅力,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的萦绕之下,出身了“中国风歌曲”这种流派的当代音乐。
所谓中国风歌曲,普遍认可的不雅观点,即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说到的:“中国风便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观点)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
普通的来说,便是用当代音乐,演绎出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个中融入了许多具有东方传统特色的元素。如用二胡、琵琶等乐器演奏,京剧、川剧等戏曲唱腔,但最为直不雅观显著的中国古典文化特质,还是表现在歌曲的词作上。
汉措辞的魅力,才是中国风精髓所在,一篇精良的歌词,每每能够化腐烂为神奇,造就一首经典的中国风歌曲。就如《青花瓷》,其旋律曲子众人褒贬不一,但歌词“天青色等烟雨”如诗如画的意境,却普遍能被大众接管并领略到个中的美感。
游弋在古韵新声间的作词人逐一许嵩作为中国风歌曲的精彩代表,周杰伦方文山这对组合有着首创之功,他们二人互助的《东风破》、《千里之外》,将古典辞赋诗词谱之以曲,唱之以歌,让人们意识到原来中国古典文化能以这种形式,幽美动人地表达出来。
此后,他们又创作出了《青花瓷》、《烟花易冷》等精良的中国风歌曲,彼时“中国风”三字已经彻底深入人们的心中。随着受众的激增,近十余年呈现了一大批中国风歌曲作品,然而因浩瀚作词人的文化素养、对古典文化的领悟不同,中国风歌词的质量也良莠不齐。
尤其是在方文山创作频率降落之后,精良的作品险些难以得见。值此之际,有一位词曲创作人脱颖而出,以深厚的古典文学秘闻,一挽方文山之后的颓势,将中国风歌词再度发扬,他的名字叫做许嵩。
许嵩谱曲作词的中国风歌曲多达数十首,并荣获多项此类曲风的威信奖项,如“国风极乐夜音乐盛典最佳国风贡献歌手”,其作品《千百度》的歌词更是被选录在《大学语文》中,诸如《南山忆》、《清明雨上》等歌词亦是浩瀚文人学者研究论述的工具。
相较之方文山,许嵩的所写的中国风歌词,更加符合古典诗词形式。其语句幽美、意境深远,总能在寥寥数语间,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面,不但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还非常契合当代盛行音乐的旋律,大众在传唱的过程中,能够很清晰的领略许嵩所要表达的情绪,可谓难得。
他的中国风歌曲在十余年间,“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回响各个街头巷陌、酒肆茶楼,其作品传唱度一如千百前的柳永,“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永词”。
笔者认为,许嵩之以是能够取得如此造诣,与其创作歌词时,善“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有着很大关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以境界批驳词,作甚境界?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民气中之一境界,故能写出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包含甚广,它既是词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是指词中的“物境、情境、以及意境”。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齐天乐》,白仁甫以之入曲《梧桐雨》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此为《人间词话》未刊手稿中的第十五话,这一话所说的“境界”,从王国维举得例子可以看出是为“意境”,也便是“秋风”句所营造的氛围。周美成、白仁甫借用此句萧瑟的“意境”,成功的转化成了自己的“意境”,此为“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同时这也是诗词技法“用典”,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许嵩在创作歌词的时候,便做到了《人间词话》中的这种“借境”之法,他借的,同样是古人的诗词。故而,他能够将古典诗词之韵律意境融入当代音乐中,自若地游弋在“古韵”与“新声”之间,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中国风歌词。
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逐一看许嵩之借鉴《庐州月》是许嵩的中国风歌词代表作之一。古今不同、时期有差,但很多情绪都是共通的,“相思”便是如此,这首歌词,表达的便是一种思念故人的情绪。试看《庐州月》歌词: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喷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三月 一起烟霞 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瞥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生平珍藏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扭捏 人也彷徨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庐州月光 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样子容貌
太多的伤 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平凡
庐州月光 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 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天下月共一轮,本无差别,许嵩却取名为“庐州月”,此实际借杜甫“月是故乡明”之境,从而表现那种浓郁的思念之情。月本平凡,添“庐州”二字,尽显思念,所思者非庐州之月,而是庐州之人,此“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整篇歌词,有多处借鉴并化用古诗词,首句便是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宿昔不梳化用《子夜歌》“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此两句,遥忆当初声名未显、寒窗苦读之时。后两句着笔如今红袖添喷鼻香,却叹浮名只是虚妄。
“红袖添喷鼻香”出自赵彦端《鹊桥仙》“留花翠幕,添喷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代指年轻貌美的女子相伴读书。这里有一个韶光和空间的比拟,相较之下,只化作一声叹,但从这声嗟叹中,能够感想熏染到一种厌倦浮名,怀念往昔的感情。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许嵩借此诗意境,布局了一个景致宜人的春天。人目光所及,不过里许,如何能看抵家乡,此不过是恍惚间,面前柳絮、烟霞与家乡春景的重叠,从而触景伤情,彷佛超越空间的间隔,看到了家乡。这种抽象化为形象的语法,便属于王安石所说的“诗家语”。
由此,引出了词中主人公思念的源头,原是“心上之人”。青丝者,既指心上人的秀发,亦代指两人之间的情丝,《东周列国志》有诗云“鸾凰不入青丝网”。此处,许嵩并未着墨于主不雅观感情,而是通过“生平珍藏青丝”,来突出“相思与痴”,《二十四诗品》所谓“不著一字,尽著风骚”的蕴藉之美,不外乎如此。
歌词的第三小节则是化用了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从他人双宿双飞的甜蜜,来衬托词中主人公的孤寂。
末了副歌部分,反复叹咏,将无形之月光,化作有形,如本色一样平常洒心上、烙印在心上,月相同,景犹在,只是心上人,已不复当年样子容貌,这里则借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之境,以实写虚,渲染一种“物是人非”的气氛。
“叹一句……”则是化用了纳兰容若“赌书消得泼茶喷鼻香,当时只道是平凡”之句;“梨花雨凉”则出自于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是形容女子泣泪如雨的姿容,词中指得是男子所思念的心上人。
词中,男子与女子相隔两地,男子为何能知晓心上人哭得梨花带雨呢?实在这与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惦记妻子,也猜想妻子在望月思怀,惦记自己,此可谓“言在彼而意在此”,许嵩正是借杜甫之境,来表达两民气意相通,相互思念的情绪。
《庐州月》这首歌词,借鉴古人意境之处,不知凡几,然通篇下来,故事与情绪的主线逻辑清晰,一气呵成,如迎刃而解般的自然,此便是王国维所说“不隔”之作。
许嵩在其他歌词作品中,也多化古人诗词,借古人意境。如:
《你若成风》中的“似水往昔浮流年”出自《牡丹亭》“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惊鸿一壁》中的“翩若惊鸿影”出自于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半城烟沙》中的“窗间月夕夕都成珏”则是出自纳兰容若《蝶恋花》“辛劳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珏”……。
许嵩很自然的将凡人难以理解透彻的古典诗词,变得普通化,但普通又不会流于直白,在这个奇妙的平衡点,又使之具有流传性,这便是他的“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界”。
诗词缘作甚许嵩所用
遍不雅观近年的中国风歌曲,其词作多是化用典故及古人的诗词,但是能及许嵩之词作,寥寥无几。由于大部分作词人,仅看重于辞藻的幽美,以一些具有“古典美”的意象来堆砌歌词,乃至为了押韵,将风马牛不干系的词汇,拼凑针言句,通篇看去,毫无逻辑与美感,更遑论意境。
正如《彼岸诗话》所言:“千金之子,终不以满口金牙骄人”。饱学之士,同样不会以堆砌典故彰显其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化古人之境,为我之境”之技法时,还有一个迁移转变,即“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
上文许嵩的《庐州月》,其以“月”为载体,承载“相思”贯穿全篇歌词,并通过韶光与空间的转换比拟,塑造了一种“对月思怀、追忆往昔”的凄清意境,这便是他自有的意境,词中所借“古人之境”都是为他所要表达的思念之情、以及凄清意境而做事的,以是诗词为其所用。
再看其被选录《大学语文》的歌词《千百度》:
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痛惜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
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兴废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仅是歌名,便能感想熏染到一股凄婉的意境,这一歌名出自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来极易使人沉浸在原词的意境中,而这首词的主题,亦是寻觅。
若不解释其为当代歌词,乍一读来,恍若是从宋词之中选出来的长调,其语句婉约幽美,用词典雅凝练,语法构造更是无限靠近古代文人赋诗填词的创作习气。
第一小节是实写,刻画了一幅风雪之夜,羁旅关外小店的画面,“寒来袖间”、“瘦马未得好歇”等语句,则表示了流落之苦。第二小节,则是虚写,回顾往事、嗟叹分离许久的痛惜若失落之感。
在虚实相交、以景引入回顾的铺垫之后,第三节则是情绪的迸发,“寻觅千百度”、“日出到迟暮”、“又一岁兴废”,表示了韶光之久。在第一节时,读者便感想熏染到了羁旅之苦,至第三节才知,这种凄苦,只是岁岁兴废中的一小段过程,顿觉其寻觅之痴,用情之痴。
词分为单、双调,三叠、四叠,这首歌词的三段承接,与古人填的三叠词非常相似,三叠便是三阙,古人填词之时,将长调分为三叠、四叠,以便婉转柔和的抒发情绪。许嵩这首词同样能够感想熏染到这种构造,他所表达的感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行文流畅,逻辑畅通,有着很清晰的层次脉络以及明确的寻觅主题。
许嵩所有对古人诗词的借鉴,都是牢牢环绕自己建立的主题与情绪氛围来运用的,这就像树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有了主干,才能生出茂密的枝叶,包括《庐州月》同样是如此。此便是所谓的“自有境界”,在这个根本上,许嵩能“借古人之境”,才能作出浑然天成的中国风歌词。
中国风歌词与诗词的共通
中国风歌词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并非一瞬灵光迸现的有时,音乐与诗词的关系,实在便是诗与歌的关系,二者实属一脉相承,同出一源。
早在上古期间,汉字尚未形成体系之时,诗歌便涌现了。勤恳的中原先民们,用富有韵律的歌谣,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想熏染,“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也,当这些歌谣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后,歌即为诗。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由歌而成诗”,其三部分中的《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由周代采诗之官选其精华而择取;《雅》多是贵族敬拜之歌,为祈祷丰年,赞颂祖德;《颂》则是宗庙敬拜之歌。
此后王朝兴衰更替,“诗”的形式也不断的变迁和发展,但从未分开与“歌”,或者说是与“音乐”的联系。
两汉的乐府诗,是由乐官采辑于民歌民谣,以及贵族文人的作品而来,所谓乐府便是“官署之名,后人乃以乐府所采之诗名之曰乐府”。元稹在《乐府古题·序》记载:“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申调以节唱”。
从诗题,也能表示乐府诗的音乐性,乐府诗的题目每每带有“歌”、“谣”、“曲”之类目,如《并州歌》、《熏风谣》、《圣郎曲》等诗作。
脱胎于齐梁、盛行于唐代的近体诗,同样有着风雅和谐的韵律之美,“一筒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始可言诗。意境思想可评判诗之利害,声韵格律可筛诗之与否,唐诗之以是千古传唱、耐久不衰,其音韵幽美、适于吟诵的优点,是紧张缘故原由之一。
不同之时期,歌不同之音,故而《诗薮》言“风、雅、颂,三代之音;歌、行、曲、谣…,两汉之音;律、排律、绝句,唐人之音也”。
而兴盛于宋的“词”,本身就属于音乐,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是“曲子词”,是须要配乐填词唱出来的,它与乐府诗是同一类文学文体,其地位相称于现在的盛行音乐,柳永词作,多是为教坊乐工写的歌词。许多词牌名亦是延续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等。
以是,借鉴古典诗词创作中国风歌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艺术的共通。
结语:
诗词与音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固然,中国风歌词普遍上很难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造诣相提并论,但在这个传统文化衰落的时期,中国风歌词,能够通过音乐的形式,让诗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通过中国风歌词,唤醒国人对古典美的亲近感,去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这也是何二元将《千百度》选录《大学语文》的初衷:探寻活在当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
同时,通过借鉴诗词,中国风歌词,乃至全体当代音乐的歌词,都能够汲取汉措辞文化的精髓,能够承接古代诗词歌赋中,典雅的韵味、深远的意境以及民族精神,在不断的考试测验与努力之下,音乐与诗词的结合,是否能再现乐府诗、宋词那般的文化盛况,也未可知。
但毋庸置疑,这是一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绝佳路子。中国风歌词,会以其普通易传播的特质,将古典诗词之苗,播撒在环球华民气中,指引我们去追根溯源,终有一天,这一棵棵幼苗会长成参天算夜树,蔚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