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词重音 指多音节词里读得较重的音。
其格式有:

① 重轻式:前重后轻。
如:葡萄、大人,君子等。

② 中重式:前音适中,后音较重。
如:黄金、白银、红花等。

⑵ 语法重音 指一个句子里常常要读得重一点的语法身分。

中国古典诗词曲文的诵读问题20重音

① A.定语、状语、补语比它们的中央词读得重一些。
如:离离/原上草。
又如: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

② 谓语中央词常重读。
如:伫立/望已久。

③ 表示疑问和指示的代词。
如: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 表示比喻的词一样平常重读。
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⑤ 人名、地名的末了一个字常重读。
如:屈原 温庭筠 黄鹤楼

⑶ 逻辑重音 指整首词中,表现主旨,或作者感情,或特殊故意境句子,以及句子中某些须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
逻辑重音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紧张根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或感情来决定。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同一个句子,重音不同,表达的潜在意思(舞台上称为“潜台词”)也不同。
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强调不用担心“无知己”,句中无停顿)

▲▲

② 莫愁/前路/|无知己 (强调前面的路,未来的时日)

▲▲

③ 莫愁/前路/无/心腹 (强调已经没有了“心腹”)

④ 莫愁前路/无知己 (强调“心腹”,即“理解自己”的朋友)

▲▲

解读:董大,董庭兰,唐代著名音乐家。
此诗句出自高适在送别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之一,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品写高适与董大久别相逢,经由短暂的聚会往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前两句写西北苦寒之地,大雪纷飞,两人当时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心腹相交自有深奥深厚的感慨。
按相呼应的一句,原诗重音位置当是①,表达作者对朋侪的劝勉之意,勉励朋侪奋然前行。

⑷ 全诗词的重读部分:应该是那些表现词的主旨、意境和作者感情的句子,重读以加深听者的印象。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平凡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解读:此诗是杜甫大历五年 (770) 飘泊湖湘,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 遇唐代大音乐家李龟年所作。
岐(qí)王,唐玄宗之弟李范。
崔九,即殿中监崔涤,排行老九,两人都是当时的权贵。
作者通过比拟,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期间的与李龟年的情意,慨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光阴不再,物是人非,由此产生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落花时节”明叙相逢的时令,暗喻唐王朝由盛入衰的局势;而人生的岁月,两人都到了落花时节的晚年。
本诗仅仅四句却概括了全体开元期间的时期沧桑,人生巨变。
措辞朴实,内涵却无限丰富。
全诗的重点,显然应该在末了一句,可以特殊轻读,表达墨客的深深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