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爷者,即爷爷的爷爷辈;三高太爷者,因是高太爷排行为三。三高太爷从前是定西景氏家族的名人,在京城参加殿试时见过天子。回来后给家人透露:“天子是个娃娃。”我没见过三高太爷的面,我出生的那年,他谢世了;宅兆就在家乡景家店的东山上。我小时不知道三高太爷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职业,听长辈们说:是“拔贡”。方言中将“拔”读作pá,也不知道“贡”字怎么写,以为是“棍”。有父老说,可能是身手高强的人。我的中学时期正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把有天子年代的笔墨视作“毒草”,锄掉了。学校里根本听不到像“贡生”一类的词语,以是,“拔贡”究竟属哪个“行道”?乡里没人说得清。每当从他老人家的坟冢旁走过期,我常默语:您是一个多么神秘的人啊!
何日能将您的秘密托梦于我?!
多年后,到了中年的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玩命的事情、挣钱养家糊口;不再像“文革”结束后玩命的补习文化课、挣文凭,开辟人生新天地。总算有了些许空闲,就一头钻进了能安顿下心灵的殿堂——甘肃省图书馆。让我切切没想到的是,在这里竟“拜会”了三高太爷,对他有了大致的理解。馆藏志书载:三高太爷名艺林,字子材,生于1879年;自幼好学上进,喜好书法。清宣统己酉科(1909年)拔贡,殿试二等,分发陕西补用直隶州州判。己酉年是宣统元年。三高太爷与小他三岁的大侄子景献瑞(我称大太爷)同被甘肃学政选拔为文行兼优的生员,保送入京参加朝考,合格者即为贡生,再参加殿试。一同去的还有本邑人马良弼,后成为孙中山师长西席的幕僚。据《大清宣统政纪》(卷三十八)载:“……引见八旗及各直省考取拔贡生。得旨:……景艺林、景献瑞……等一百七十八名;交吏部讯问。以八品录事、布告、直隶州州判、按察使经历、盐运司经历等官用。”新天子继任的当年要举孝廉,三高太爷当选举为“孝廉方正”;宣统帝诰封三高太爷的父亲景仰汉(武举)为武德骑尉;赠其母亲马氏为宜人,晋封恭人,保存至今的那张穿着着天子奖赏的“凤冠霞披”的照片甚为宝贵。清王朝结束了,三高太爷的“直隶州州判”也荒了;却生平致力于文化教诲奇迹。本邑学者何凤翮于民国九年(1920)撰写的“子珍(其长兄)景先生长西席操行序”中说“……子材主讲南关学校,前后造诣者三百余人。”1927年任定西育英学校校长,后任县教诲局局长;1932年3月24日,被省教诲厅委任为甘肃省公立(次年改为“省立”)图书馆馆长。今年正逢建馆一百周年,三高太爷曾为这座百年殿堂的“建造”者,仰慕之心油然而生。馆藏的文籍为甘肃的学子供应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西部的文化奇迹增加了厚重。每当我捧读那一本本神圣的书本时,对著者心存敬仰的同时,觉得和三高太爷的手握到了一起……三高太爷为我省的文化教诲奇迹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曾受到大儒刘尔炘师长西席的褒赞。刘师长西席所题匾额:“丕振家声”,楹联:“一乡善士四世同堂家眷是神仙曰福曰寿曰富曰贵曰科名绳继绵延传盛事,棠棣齐芳桂蘭联榜箕裘承弓冶乃祖乃父乃子乃孙乃后人衣冠文武应熙朝。”1948年,三高太爷的学生景维天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甘肃代表;在南京参加会议期间,请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为老师书写了“孝廉方正”四字,回来后制作成扁额,赠于老师。新中国成立后,凭着三高太爷在文化教诲界的声誉,担当甘肃省文史馆员。1954年辞世,省长邓宝珊题送挽联哀悼,并特批火车车厢一节,将灵柩从省城运回故里安葬。三高太爷生平中诗词、文章、书法作品无数,“文革”后所剩无几。在修族谱时收编了所能见到的作品,让后世族人一睹其诗作、墨宝之真容。图书馆是每个爱读书的人敬慕的殿堂,由于这里珍藏着人类的聪慧。 近些年,我翻阅了许多文献史乘,探求尘封于历史中的与我族有关的资信,欲拼成一幅关于吾族的历史画卷——安定景氏族谱。在此过程中,才知道三高太爷在六、七十年前所修族谱被当作“四旧”破除了。今能见到的仅剩他修完族谱后写的“题家谱”的诗了。谱牒遭毁,践踏了先人之文明,让人心痛不已。本日再撰,访族中父老,拜学识高者,阅籍查典,历廿载风尘;然家族历史中的一些基本篇章已难以畅抒。寻访中,族人提及族谱、字画等古物被抄的场景,伤感之情犹存:那是一个初冬的晌午,云重雪飘。造反派高呼着“打倒封、资、修,革除旧文化”的口号,拿走了古书、古画、古物件。厅房里挂着的“中堂”,原来是两朝帝师翁同龢为三高太爷书写的墨宝,为顺应形势,其上贴了红纸,书写着领袖的诗词,“中堂”幸免于难…… 记得那是一个春日里的清晨,喜鹊把我从梦里唤醒,那梦境便是我年少时的心愿:我正在图书馆阅览厅看书,三高太爷走了进来,和颜悦色地问:族谱修得怎么样了?我急忙将手稿呈过去,他看了后说:对文言文的理解不足准确。我诚恳地说,这正是我的短项,过去没有从根本知识学起,后来虽看了不少书本,也常来听讲座,觉得有上进,但最多也是小学水平。他鼓励说:做学问,不言辛劳。有那么一句话,你是该当知道的——苦心人,天不负!
【解释】
①该文是为甘肃省图书馆百年馆庆所作,未公开拓表。
②文中提到的马良弼是南乡红土窑人,当年入京参加朝考时已42岁,录为一等,授知县,签分四川;后来成为孙中山师长西席的幕僚。
③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了。1909年是宣统元年,清廷命各省选拔精良生员、保送入京参加朝考。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末了一次科考。
588期《墨舞春秋 图画溢彩——画家王正东及其作品印象》
589期 《怀念母亲》(作者:张勇)
590期 《痴情难忘》(作者:轩毅)
591期 《安定区野生植物之四十八》(作者:张岚)
期待大家的关注!
编委会
主 编 苏延清
编 辑 厚余 红柳 亮剑 蛮子
投稿邮箱:10403924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