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误解,或者是对武人的偏见。
当然,朱棣时读书的条件已经比老爸朱元璋好多了,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如周王朱橚、蜀王朱椿、宁王朱权都是博览群书,留下不少著作的学者型人物。
朱棣生平征战,但也讲文治,他自己曾有一部《御制集》,可惜没有流出下来。
但是各种史料条记中,记载了朱棣赏给附属国的几首御制诗文,极见功力。
“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寺人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实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
永乐二年,朱棣命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谕外洋诸番”,日本首先纳贡,捉了一些倭寇献上来,于是朱棣封源道义为日本国王。
“永乐四年,又以日本国王源道义捕海寇有功,赐白金千两、织金彩色币二百、绮绣衣六十件、银茶壶三、银盆四,及绮绣纱帐衾褥枕席诸物,海船二支,封其国山曰寿安镇国之山。”
两年之后,朱棣再次赏赐源道义,并封其国之山(估计是富士山)为“寿安镇国山”。
朱棣可能是很高兴,“上亲制碑文,赐以铭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首“日本寿安镇国山诗”:
日本有国钜海东,舟航密迩中原通。衣冠礼乐昭华风,服御绮绣考鼓钟。
食有鼎俎居有宫,措辞笔墨皆屈服。善俗殊异羯与戎,万年景运当时雍。
皇考在天灵感通,监不雅观海宇罔不恭。尔源道义能迪功,远岛微寇敢鞫凶。
鼠窃蝇嘬潜其踪,尔奉联命缉捕穷。如雷如电飞蒙冲,绝港余孽以火攻。
焦流水上横复纵,什什伍伍禽奸凶。荷校屈肘卫以从,献俘来庭口喁喁。
彤庭旁边夸精忠,顾咨太史畴勋庸。有国镇山宜锡封,惟尔长于山增崇。
宠以铭诗贞石砻,万世照耀扶桑红。
朱棣对日本赐以长诗,建碑铭文,是对倭人的告诫,“宠以铭诗贞石砻,万世照耀扶桑红。”
其实在对日本封山赐诗之前,朱棣已经对其余一个藩属国有过类似的举动了。
《明史》记载:永乐三年玄月,满剌加(马六甲)首领拜里迷苏剌遣使入朝贡方物,朱棣“嘉之,封为满剌加国王,赐诰印、彩币、袭衣、黄盖。”
满剌加青鸟使又提出:“王慕义,愿同中国列郡,岁效职贡,请封其山为一国之镇。”
朱棣“从之,制碑文,勒山上,末缀以诗。”
《明史》记载了这首长诗:
西山钜海中国通,输天灌地亿载同。沐日浴月光景融,两崖露日草木浓。
金花宝钿生青红,有国于兹乐雍谷。王好善义思朝宗,愿比内郡依华风。
出入导从张盖重,仪文裼袭礼虔恭。天书贞石表尔忠,尔国西山永镇封。
山君海伯翕跟从,皇考陟降在彼穹。后天监视久益隆,尔众子孙万福崇。
永乐六年,渤泥国王亲自前来朝见,不幸病去世中国,朱棣命其子袭封国王,新王“乞封国之后山为一方镇”,朱棣赞许了,“封为长宁镇国之山,御制碑文,令(张)谦等勒碑其上。”
碑文上除了强调“兹特锡封王国中之山为张宁镇国之山,赐文刻石,以著王休,于昭万年,其永 无 斁”外,末端还“系之诗”。
诗文是这样的:
“炎海之墟,浡泥所处。煦仁渐义,有顺无 迕。撦撦贤王,惟化之慕。
导以象胥,遹来奔赴。同其妇子、兄弟陪臣,稽颡阙下,有言以陈。
谓君犹天,遗以休乐,等量齐观,匪偏厚薄。顾兹鲜德,弗称所云。
浪舶风樯,实劳恳勤。稽古远臣,顺来怒趌。以躬或难,矧曰家室。
王心亶诚,金石其坚。西南蕃长,畴与王贤。矗矗高山,以镇王国。
镵文于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国攸宁。于万斯年,仰我大明。”
这三首给藩属国的赐诗中,对日本和渤泥国的,史籍都说“亲制碑文,赐以铭诗”、“御制碑文”,意思是说包括 赐 诗在内的全体碑文都是朱棣亲自撰写的。
当然,大概会存在找人代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