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今忻州市代县)地处晋北高原,历来是众人眼中的苦寒之地。每当岁寒时节,朔风劲吹,雕云密布,下雪习认为常。然而,在明代万历年间,降落在代州的几场大雪却让山西巡抚魏允贞惆怅万分,三次作诗记之。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魏允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当年秋季,魏允贞便走出太原,前往晋北的长城一线察看边防事务。
明代自嘉靖往后,蒙古部落不断入侵中原,政府不得不每年投资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秋防。明万历十三年(1585)修撰的《代州志》载:“秋高马肥,胡儿所喜,故古重秋防。嘉靖庚子后,虏频岁入犯郊坰,都御史则自六月杪至代防之,则至十月还太原。”可见,万历年间,秋防仍旧是长城一线的主要军务。魏允贞作为山西巡抚,察看边防事务自然是他的分内之事。
代州位于雁门关下,去三关俱近,与云中接壤,是边防重镇,也是魏允贞察看边防必到的地方。当魏允贞一行到达代州,市价农历玄月初,就在魏允贞一行到达代州古城确当晚,一场大雪不期而至。
魏允贞登上代州城中心的边靖楼,纵目四望,当他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北方时,只见雁门关长城一线白雪皑皑,崇山峻岭寒气冲天。想到正在寒雪中坚持的守边将士,他不禁心头黯然,当晚赋诗一首《代州大雪(一)》:
风色边城晚太骄,雪花万片故飘飘。
正愁将士防青海,驻望君王赐紫貂。
纵酒欲谋乌府醉,投醪不惜大河遥。
故宅此际谁温席,白发归心一夜饶。
一场不达时宜的大雪,给边防将士带来莫大的困难,也给魏允贞带来深切的忧闷。他是多么希望君王能给将士们赐予御寒衣物,办理他们的御寒问题,从而让将士们白发苍苍的父母得以安心呀。但他一时无能为力,只能望雪感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年的金秋时节,魏允贞再次北巡时,在代州又遭遇到大雪的突袭。魏允贞再次登上代州边靖楼,望着茫茫白雪,作诗《代州大雪(二)》:
(明年至代,再雪,时玄月,寒甚)
秋老霜台纷见雪,异寒边地重伤神。
设奇安得渑为酒,尽醉能令户有春。
紫塞尚传黄竹曲,青山亦似白头人。
遥怜故国亲闱在,却恐西风吹去频。
这次,他站在代州高高的边靖楼上,望着纷纭大雪,在非常寒冷的边关地界,感到十分伤神。他乃至想象,如果自己有奇异功能,能把渑水变成美酒,让无数边关将士都喝得温暖如春,那该多好呀。可是,现实的边关是山川都被大雪覆盖,紫塞大地哀声恸地。他担心,如果就此下去,不仅边关不会安宁,王朝也不会幸免。不达时宜的大雪开始让他为国家的安危担心了。
两次北巡、两次遇雪,已属奇异,然而,更让人惊异的,当魏允贞又一次北上察看走到代州时,再一次被大雪所阻。他再次作诗《代州大雪(三)》:
几挂黄菊尚残开,无数扬花何处来。
山似昆岗能吐玉,树如庾岭尽成梅。
紫貂入夜犹嫌薄,绿蚁当尊不计回。
多少祁寒愁正切,回阳真愧济时才。
此时此刻,魏允贞望着大雪,既担忧,又无能为力。眼看着温度因雪剧降,豪门贵族解寒酒喝得不计其数,穿上紫貂大衣尚嫌薄。而边关塞外的无数将士和百姓正在为寒冷发愁,他却毫无办法办理。真是感到惭愧而揪心。
魏允贞之后北巡代州是否还碰着过大雪,不得而知,仅此三次北巡遇雪的奇遇,就足以让人惊诧了。所幸的是,魏允贞把三次遇雪的情景和心情都以诗的形式记载下来,让后人在欣赏《代州大雪》的同时,也记住了600多年前的那几次分外气候事宜。魏允贞告退归里后的第三年,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代州官员特请魏允贞将三首《代州大雪》书写于一块牌匾之上,并悬于代州边靖楼。如今,这块历经由600多年风雨的牌匾,仍旧悬挂在代县的边靖楼二楼之上,时候供游客欣赏。
近些年,许多历史学者认为,明朝末年正遇上地球小冰河期间,景象非常寒冷,导致灾情频发,粮食绝收,社会动荡。魏允贞这三首写雪的古诗不仅文学代价很高,而且对理解明代社会政治、边防军事以及生活万象,供应了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
并州新闻 李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