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入古诗文256篇,若何才能在较短的韶光内记住这么多古诗文,来减轻中小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烦恼,我按照朝代,古诗文作者,按类体例出来,特殊注上每首诗词的重点名句,这些耳熟能详、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各级各种考试的重点内容。“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小培养孩子的人生不雅观、天下不雅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个体例可按小学、初等分别收藏,及时查看。从理解这些诗词的重点名句,再到全面节制全诗词。从我身边偿试中的中小学生来看,效果还是明显的。有提要挈领觉得,不像以前全部诗词在脑筋中一团乱麻。
小学教课书中选入的诗词共132篇
唐 李白 (8篇)《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上我情。”《静夜思》“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夜宿山寺》(新增)“不敢年夜声语,胆怯天上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杜甫(4篇)《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绝句》“迟日江山丽,东风花草喷鼻香。”《江畔独独步寻花》其五“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白居易(3篇)《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王维(4篇)《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杜枚(3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玉生处有人家。”《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李绅(2篇)《悯农(其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峤(1篇)《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
王之涣(2篇)《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东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2篇)《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贺知章(2篇)《还乡偶书》“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泳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刘禹锡(2篇)《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浪淘沙》“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柳宗元(1篇)《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韩愈(1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骆宾王(1篇)《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孟浩然(1篇)《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郊(1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贾岛(1篇)《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胡令能(1篇)《小儿垂钓》“蓬葆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王翰(1篇)《凉州词》“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高适(1篇)《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张志和(1篇)《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
张继(1篇)《枫桥夜泊》“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韦应物(1篇)《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卢纶(1篇)《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罗隐(1篇)《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劳为谁甜。”
王绩(1篇)《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崔颢(1篇)《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贺(1篇)《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岑参(1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上唐朝部分,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