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音乐家中,最能领悟中国文化意境的,或者说其作品最有中国古典音乐、中国诗词意境的,我以为是法国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

德彪西自幼受到印象派艺术的影响,尤其是青年时期在巴黎结识了许多象征派、印象派艺术家,常常参加他们的沙龙聚会,使他的作品在思想上艺术风格上都逐渐呈现印象派的特色:奇幻、朦胧、丰富的色彩和声响。

与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的音乐风格明显不同,当我们聆听德彪西的音乐、走进他创造的音乐天下,我们仿佛进入到一片梦境之中,而这个梦境,是我们中国人颇能体会的,你可能感知到某一个画面、或者是一种气氛、或者是一种生理感情的变革流动,是一种只可融会、难以言说的情绪体验。

例如今天推举给大家的钢琴曲【月光】。
听说作者是读了魏尔伦的诗【月光】而引发出灵感而创作的,魏尔伦的【月光】中有这样的诗句:忧伤、俏丽、静寂的月光,散入微茫的歌声,萦绕在枝头鸟儿的梦境里。
合营这样的诗意,就不难明得音乐所描述的感情了。

最契合中国文化意境的法国音乐家德彪西

不过,我倒以为,最能契合德彪西【月光】曲意境的,一是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二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不知大家听了【月光曲】后,是否有同感?

(又:不知上传的音频文件能否播放?若不能,谨报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