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有十来年了,从硬笔到软笔,从偶尔的兴趣到日常的习气,写字这件事逐渐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起走来,我从书法中获益良多。
练习书法最直接的益处当然便是能把字写得都雅、大方,字写好了,大家对自己的印象中也会多一个亮点,同时也可以让他人通过这一技之长认识自己、记住自己。上学的时候书法的实用代价更明显:写作业、考试时把字写得工致、干净,能提升“印象分”,自己也有种造诣感;班级里办黑板报、手抄报,写标语,支配教室等,一笔好字都派得上用场。书法,说到底是书写汉字的技能,凡是须要手写汉字的情景,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本文作者书法作品
学书法还有更深远的益处——这是一条打仗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捷径。练书法肯定要读帖、临帖,而书法字帖的笔墨内容常日都是古代诗文,且以名篇居多,以是练书法常常就相称于读经典古诗和古文。我第一次通读《唐诗三百首》,读的就不是“书”而是钢笔字帖。书法给诗词古文增长了美感,让阅读成为更加赏心悦目的体验。而且对着字帖写上几遍,诗文大致也能记住个七八成。
其余,字帖里的古诗文大多是繁体字,且不加标点,影印的古代石本更“原汁原味”。以是在读帖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不少繁体字、异体字,并且考试测验着给诗文断句——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提升文言阅读水平相称有效的方法。熟习字帖、读通笔墨(读不通就写不顺)的同时,也理解了一些文史知识……这样,我通过学书法积累了不少课外古诗文和历史文化知识,培养起了文言语感,语文学起来轻松多了。
虽然现在大家常日用电子设备互换,但完备不拿笔写字肯定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须要笔答的考试中,一手端正俊秀的书写尤其主要。更主要的是,书法给予人的不仅是一项书写技能,还有很多“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滋养会越来越明显。
本文作者书法作品
首先,把字写好是须要动脑的。学书法离不开临摹,临摹便是“不雅观察——剖析——再现”的过程:不雅观察古人的字迹;剖析书写时手拿着笔该当做出若何的动作,以求在纸上再现出同样的效果;再把这些动作练熟,直到自己能独立地写出形神兼备的字来。因此,要想把字练好,光会“写”是弗成的,还要会不雅观察、会剖析。以是说,练习书法可以提升人的不雅观察力和理解力。
其次,学书法不可能速成,只能循规蹈矩、一步一步地学习,始终如一地练习。一笔一画都写好了,一个字才能写好;大略的字写好了,繁芜的字才能写好;单个的字写好了,整行、整篇的字才能写好;楷书写好了,行书、草书才能写好……练书法可以使人总是处在修炼自己以求得进步的过程中,匆匆使人养成长期坚持的品质,韶光长了,可以影响人的性情和生活。
由于写字是一个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在写字时精神最专注,但心情又最愉快、放松。劳碌了一天,晚上坐下来写几笔,对我来说是一种再好不过的安歇。久而久之,性情中也少了几分浮躁和冲动,多了几分从容和坦然。
书法也是一项须要切磋互换的技艺。通过书法我结识了不少良师良朋,他们给我的教益每每又超出了书法的范畴。而且,书法水平的差异也是比较直不雅观的,在古往今来的名家高手面前,后学者只能永存敬畏与谦善之心,更何况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呢?
本文作者为“中国史学基本文籍丛刊”题写的书名
我深深地体会到,书法为我构建了一方属于自己的精神天地,使我的人天生长多了一条轨迹。小时候我是在老师的哀求下拿起铅笔,“被迫”练起了硬笔字,可没想到写着写着就写出了兴趣,直到自己主动拿起羊毫,寻衅更难但也更美的羊毫字。一起走来,我领略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书法艺术佳构,有了一双创造和欣赏汉字之美的眼睛;同时自己的书写技巧也在一点点提升,不断收成着进步和发展的喜悦——这是一种创造者的喜悦,也是一种欣赏者的喜悦;是一种匠人的喜悦,也是一种艺术家的喜悦——这样纯挚而真实的喜悦,我从书法中得到过最多。我以为与这样的喜悦比较,那些所谓的“好处”倒显得不值一提了。
练习书法,最好从小练起,下面这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硬笔书法版)》,既能练习硬笔书法,又能记诵古诗词,可谓一石二鸟,想趁暑假“弯道超车”的小伙伴赶紧练起来: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