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选择题鉴赏题考点类型解析与专练
【考试素材】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与杜甫《蜀相》
4.温庭筠《苏武庙》
5.杜甫《野人送朱樱》
6.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考点研究】
一、古诗选择题题型的特点
1.选择题的实质
判断选项的正误。
2.选项的设计
一个选项中会涉及到两到三个考点。以是做选择题,最主要的便是确定一个选项中的考点,并判断个中的对错。
二、审题方法
1.读懂诗歌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注释、关键词等)。
2.审清题目明哀求。
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
4.正选打消奥妙用。
三、命题与解题研究
序号
设误角度
命题办法解读
1
鉴赏形象(意象)
人物
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作出描述,哀求考生判断正误。
景物
事物
2
赏析措辞
炼字
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讲授,哀求考生判断正误。
炼句
诗眼
措辞风格
命题人对诗歌措辞特点作出讲授,哀求考生判断其正误。
3
理解诗歌内容
诗意
典故剖析缺点、哀乐颠倒、工具缺点、诗句理解缺点。
意境
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营造的意境作出描述,哀求考生判断正误。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绪(主题)
思想内容,不雅观点态度
命题人对全诗或诗的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出判断,哀求考生判断正误。
4
辨别形式
文体文体
文化知识
背景
文学知识
作者
5
题材
6
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办法
命题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哀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精确。
表现手腕
修辞手腕
应对策略
①逐一比对
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措辞、情绪的剖析往后,要把其剖析分身分歧的语意单位,逐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剖析精确,哪部分的剖析缺点。涉及全诗的,还须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负责剖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
②综合比较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打消法确定符合哀求的答案。
【考题对接】
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对下列词句中利用典故的浸染理解禁绝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落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见)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赏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千古”润色“江山”,表现出深奥深厚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颂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蕴藉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
1.C【解析】A.用的是刘义隆典。
B.用的是廉颇典。
C.用的是刘裕典,张冠李戴,不是赞赏孙仲谋,而是刘裕。“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作者用刘裕的典故,写刘裕出身贫寒,历经百战首创基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忍气吞声的怯懦表现形成光鲜的对照。这一典故赞赏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景仰,也暗含着用英雄们的古迹鼓励、鞭策自己之意。
D.用的是孙仲谋典。
2.C【解析】C项,“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缺点;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师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敷,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屈服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
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成长明妃尚有村落。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薄暮,画图省识东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剖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
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落所在地,墨客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陪衬王昭君。
C.颔联写王昭君生平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急迫心情。
D.墨客借咏昭君村落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全诗议论精辟,形象光鲜。
2.选出对《咏怀古迹(其三)》理解不当的一项( )
A.“群山万壑赴荆门,成长明妃尚有村落。”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气势非凡的自然环境,衬托人杰地灵,并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薄暮。”这两句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前往北方大漠他乡,末了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薄暮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落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去世后的悲惨。
C.“画图省识东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颈联既写出王昭君仙颜不被昏庸的君王所识,也写出昭君不忘故土,但也只有魂魄月夜而归,生容和去世魂的反差震荡民气。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只是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驳。
二、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答案】
1.D【解析】D项,“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议论精辟”是缺点的。本诗中并没有表达对汉元帝的痛斥,而是表达对昭君的深切同情的同时,抒发对昭君的深切同情。而且本诗中没有议论。
2.D【解析】D.“只是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驳”缺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昭君的“怨恨”只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紧张的,还是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永久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也寄寓了墨客的情绪。
【表明】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落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附近。尚有村落:还留下成长她的村落落,即古迹之意。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久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俏丽容颜。环佩句:意谓昭君既去世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薄暮”。
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哀,胡人乃于立时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测如此。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成长明妃的山村落。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原,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薄暮。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析】这是杜甫经由昭君村落时所作的咏史古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闭幕。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三、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与杜甫《蜀相》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间几次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到处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西塞山怀古》诗句的理解, 禁绝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下”字渲染了西晋水军浩大威猛的声势,“收”字凸现了东吴一败涂地的景象。
B.颔联选取铁索沉江、降幡出城两个细节,形象而凝炼地再现了西晋灭吴的历史。
C.颈联中依旧的山形、寒冷的江水等景物,引发了墨客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无限感慨。
D.尾联写天下一统大势中的故垒芦荻、萧瑟秋风,隐含了墨客对唐朝国运衰微的忧虑。
2.从题材角度对下列诗歌进行归类,归类禁绝确的一项是( )
A.①《滕王阁》 ②《西塞山怀古》 ③《与诸子登岘山》
B.①《商山早行》 ②《旅夜书怀》 ③《八声甘州》(对潇潇)
C.①《从军行》 ②《燕歌行》 ③《将进酒》
D.①《送魏万之京》 ②《春夜别朋侪》 ③《雨霖铃》(寒蝉悲惨)
3.下列对《蜀相》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写祠堂的荒凉空寂,看似写吊古情怀,实际也是墨客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的生平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指包括墨客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年夜志、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叙事、写景、抒怀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朴拙,充分表示了杜诗旷达洒脱的风格。
三、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与杜甫《蜀相》【答案】
1.C【解析】题中“引发了墨客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无限感慨”错,联系题目,这是怀古诗;联系上联,选取铁索沉江、降幡出城两个细节,再现了西晋灭吴的历史,颈联中“伤往事”,伤的是东吴灭亡往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借山形、江水等景物,表达的是对历史更迭、朝代兴替的感伤之情,不是对墨客自己经历的感慨。
2.C【解析】A项,题材皆为借写景而怀古伤今。
B项,题材皆为羁旅思乡。
C项,《从军行》《燕歌行》为边塞题材,《将进酒》的题目可理解为“劝酒歌”,因此饮酒为题材,借饮酒而抒怀。
D项,题材皆为送别。
3.D【解析】D.“充分表示了杜诗旷达洒脱的风格”缺点,应是充分表示了杜诗沉郁抑扬的风格。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别号羽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发展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王濬:晋益州刺史。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落败。寻:长度单位。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屈膝降服佩服。“到处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漠。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落色。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东吴灭亡往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从今往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冷落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一定,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以是有名,是由于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墨客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逝。“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贱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陷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真切的点出。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屈膝降服佩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悲惨。在比拟中写出了战役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弗成一世,而失落败者黯然失落色,仓皇兔脱的神态, 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比拟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办法,战役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役开始的反响,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屈膝降服佩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落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墨客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浩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由于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实在不然。以是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屈曲,也反响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一定。其次,墨客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敷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便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圆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认为此诗第五句甚妙。不过该当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料。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但是前面所写并没有离题。由于西塞山之以是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以是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条有理载入史册的“活剧”,便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墨客不去描述面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革,六朝之短匆匆,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昔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落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到处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全诗借古讽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畅快流利的风调之中,墨客彷佛是在客不雅观地阐述往事,描述古迹,实在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揶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霸占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举头的盘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付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壁很好的镜子。
杜甫《蜀相》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译文
去哪里探求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末了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墨客对诸葛亮才智风致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邑南郊。成都是三国期间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毁坏,只有武侯祠完全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以是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天地记》等布告录,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殊是个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心不在焉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以是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思念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墨客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墨客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述的这些景物,色彩光鲜,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复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墨客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觉得,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墨客将自己的主不雅观情意渗进了客不雅观景物之中,使景中买卖,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响出墨客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墨客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俚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打算。详细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订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首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阐明为守成、成了奇迹。“老臣心”,指诸葛亮效忠蜀汉,不遗余力,去世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平生古迹,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还郑重隧道出墨客以是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由于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以是墨客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起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怀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色,一样平常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冲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表示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霸占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去世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墨客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墨客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奇迹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墨客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思念先贤,又蕴含着墨客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奥深厚凄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平生,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殊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构造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腔调和谐的措辞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抑扬”,《蜀相》便是范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去世的惋惜。
四、温庭筠《苏武庙》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释】①甲帐: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曾用许多珍宝装饰帐幕,希望神仙来居住,称为甲帐;较次的自己居住,称为乙帐。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陵。
1.下列对这首诗的剖析,缺点的一项是( )
A.首联“魂销”描写了苏武见到汉使时的景况,“茫然”写出了年代的久远。
B.颔联描写苏武身居胡地月夜望乡的情景,以及苏武当年在匈奴牧羊时的艰巨生活。
C.颈联写苏武回长安时,武帝时的繁华景象已成过去,而他出使匈奴时却还是壮年。
D.尾联表达了苏武对武帝不能亲眼见到自己生还故国的感伤,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史诗,委婉蕴藉地表达了在晚唐边疆不断被侵扰的背景下墨客对苏武崇高品质的敬意。
B.颔联“月”照料“断”,“烟”照料“草”,墨客利用“月”“烟”等意象描写了塞外怡人的景象。
C.颈联用典,并通过“回日”与“去时”的比拟,寄托了作者对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才得以回还的哀思。
D.中间两联境界开阔,感慨深奥深厚,对仗极为工致,"甲帐”与“丁年”之对,出人意表而无斧凿之痕。
四、温庭筠《苏武庙》【答案】
1.D【解析】D.“以及报国无门的悲愤”缺点,“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两句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伤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日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没有报国无门的悲愤。
2.B【解析】
B.“颔联……描写了塞外怡人的景象”缺点,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囚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昼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十全十美。
故选B。
【注释】
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刚毅不屈,汉昭帝时始被迎归。“云边”句:汉哀求苏武返国,匈奴诡言武已去世。后汉使至,常惠教汉使向单于说,汉帝射雁,于雁足得苏武书,言其在某泽中,匈奴才承认苏武尚在。
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胡:指匈奴。陇上句:指苏武返国后,羊仍回原处。陇:通“垄”,陇关。这里以陇关之外喻匈奴地。甲帐: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去世。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扮服装。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茂陵:汉武帝陵。指苏武归汉时武帝已去世。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逝川:喻逝去的韶光。这里指往事。
【译文】苏武初遇汉使,悲喜交集感慨万端;而今古庙高树,肃穆庄严久远渺然。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回朝投刺楼台依旧,甲帐却无踪影;奉命出使加冠佩剑,正是洒脱壮年。封侯受爵思念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吊先皇,哀叹逝去华年。
【赏析】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两句分点“苏武”与“庙”。第一句着笔就写苏武溘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返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汉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到匈奴后,得知苏武尚在,乃诈称汉朝天子射雁上林苑,得苏武系在雁足上的帛书,知武在某泽中,匈奴方才承认,并遣武返国。首句是想象苏武初次会见汉使时的情景。苏武在他乡渡过漫长岁月,千辛万苦,骤然见到来自汉朝的青鸟使,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繁芜的感情。这里有酸楚的追忆,有意外的惊愕,悲喜交加,感慨无穷,各类感情,一时奔集,难以言状,难以禁受。墨客以“魂销”二字概括,笔墨精髓精辟,真切真切,“魂销”二字维妙维肖地描述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的的非常情态,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这句是苏武生前业绩的一个特写镜头。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述面前苏武庙景物。“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写苏武庙中的建筑与古树本是无知物,它们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更不理解苏武刚毅不屈的代价,寄寓了人心不古、情面冷暖的感叹。透露出墨客崇敬追思之情。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即渺然久远之意。古祠高树两茫然,是说祠和树都年代杳远。这就为三、四两句转入对苏武当年生活的追思缅想创造了条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描述的是两幅画,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高悬着一轮带有他乡情调的明月。望着大雁从迢遥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贯到它的身影逐渐消逝在南天的云彩中。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楚,不仅叙出了苏武被流放北海时与国音讯断绝的史实,而且表现出苏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宅,每天希望鸿雁传书于国、直盼到月上中天的爱国忠心。这句紧张写苏武思国的心境。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在阴暗的傍晚,放眼了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陇上归来的羊群,紧张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肚量胸襟。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囚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昼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十全十美。颔联两句是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两句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迢遥的韶光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第一句句说苏武十九年后归国时,昔日的楼台殿阁虽然依旧,但武帝早已逝去,当日的“甲帐”也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史载苏武“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李陵《答苏武书》中也有“丁年(壮年)奉使,皓首而归”之句。第二句说回忆当年戴冠佩剑,奉命出使的时候,苏武还正当壮盛之年。“甲帐”、“丁年”巧对,向为诗评家所称。此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认为可以“化板滞为跳脱”(沈德潜《唐诗别裁》)。实在,由“回日”忆及“去时”,以“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苏武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回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奥深厚的感。“回日”句是写朝廷人事的变更,“去时”暗示了苏武个人生命进程的转换,两句通过对韶光转换的形象描述,显示了苏武留胡韶光之长,读者从此也可以想象到十九年中苏武所经受的磨难之多。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两句集中抒写苏武归国后对武帝的伤悼。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日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史载李陵劝降时,苏武曾说:“武父子之功德,皆为陛下所造诣。……兄弟亲近,常愿粉身碎骨奋不顾身。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返国后,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武帝园庙”。这种故君之思,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末了一笔,把一个带着历史局限的爱国志士的形象,更真实动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晚唐国势颓败,民族抵牾尖锐。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心向故国,是时期的须要。杜牧《河湟》诗云:“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赤心尽汉臣。”温庭筠这首诗,正塑造了一位“白发赤心”的汉臣形象。
五、杜甫《野人送朱樱》
野人送朱樱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此日尝新任飘蓬。
【注释】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飘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禁绝确的一项是(3分)( )A.“西蜀櫻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櫻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个中的“也”字暗示出墨客所经历的时空变革。B.“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只管墨客十分细心倾倒櫻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给墨客增长了一丝哀愁。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D.以韶光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一“今日”,第三联一 “当年”,第四联“今日”。
一、杜甫《野人送朱樱》【答案】
1.B【解析】此处表现的诗人情感不是哀愁,而是对如此娇嫩的樱桃的保重。)【注释】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樱:红樱桃。也自红:意思是说与京都的一样平常红。筠(yún)笼:竹篮。细写:轻轻倾倒。愁:恐怕,担心。万颗匀圆:指上万颗樱桃不大不小,均匀圆润。讶许同:惊异如此相同。沾:接管恩典膏泽。门下省:官署名。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大明宫:唐宫殿名,君臣在此上朝。玉箸(zhù):华美的筷子。飘蓬:蓬草遇风拨根而旋转,喻出生之飘零。
【译文】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熟得很透啊,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异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得平均而相同。回忆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遭受天子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唉!
金盘玉箸早已相隔迢遥,今日尝新之时,我已流落天涯犹如飘蓬。
【赏析】
本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夏,此时严武再次镇蜀。严父挺之与杜甫是旧交,严武屡次拜访草堂,关怀有加。“西蜀樱桃也自红”,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想熏染: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野人,指村落农;筠笼,竹篮。村落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墨客与邻里相处欢洽。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墨客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万”形容数量其多。“许”,这样。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墨客说,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二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栽种技艺与劳动的赞颂之意。
杜甫虽寄寓成都,但每有“不去世会归秦”,“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的想望和心愿。因而常常忆起在长安的往事。于是后四句便成为他忠爱之诚的由衷流露。“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遭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
大明宫中有宣政殿,中书、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在门下省内接管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垂垂擎出宫门。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墨客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专有名词在诗中给人的遐想是很少的,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门下”表现了空间的纵深,“大明”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墨客奥妙地虚化了。唐人李嘉祐诗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部,与“秋冷”连属,别有清峭之气,和杜诗此联一样,都是点铁成金之句。
以韶光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第三联出于墨客的影象。引逗这影象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宜。诗的第一联把题目展开了:“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起句看似自然,实则不同平凡,这全体现在最虚的“也”字上。最轻的字眼,墨客授予其最饱满的重量。“也”字像是一个呼唤,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赐樱之事,原来西蜀的樱桃也这么红啊,时空的觉得包括在这个“也”字之中。
诗的首联中,“也”字之外,“红”、“满”亦不是随意用之,二字与下联以“愁”、“讶”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清人朱瀚说:“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写”同“泻”,言用水漂洗,“愁仍破”,即愁其破而仍破;“许”,唐人常用口语,如许之意,“讶许同”,即令“我”惊奇竟如此相同,庾信诗云:“讶许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语,言约义丰,见出墨客措辞的熬炼之功。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从影象中醒来,回到“任飘蓬”的蜀地“此日”。
这是一首咏物诗。它以“朱樱”为描写工具,采取今昔比拟手腕,表达了墨客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这就从内容上增长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既与劳动群众友善,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墨客的繁芜感情。前人谓“杜诗咏物,俱有自家意思,以是不可及。”(《絸斋诗话》)此诗名贵处,就在于能画出一个飘零中的墨客。与此相适应,此诗“终篇语皆遒丽。”樱桃“自红”,野人“相赠”,“忆昨赐沾”,“早朝擎出”,“ 此日尝新”,都以遒劲取胜。而“细写愁仍破”, “ 匀圆讶许同”,与“金盘玉筋无”等,则又显得很明丽。
六、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双声子·晚天萧索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苏州台榭,牢落①暮霭初收。夫差旧国②,喷鼻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麇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斗,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③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骚。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释】①牢落:寥落。②夫差旧国:指吴王夫差的首都苏州。③翻:反而。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剖析,禁绝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所选题材重大,所选意象大气,所造意境苍凉,所抒怀绪率直年夜方,一反柳永词作细腻委婉的风格,给人豪放之感。
B.开篇首先交代了东游的韶光、地点。傍晚的天空散发着萧索的凉意,词人感到自己如无根的飞蓬浪迹天涯,如今又驾舟东游。
C.上片写三吴风景、苏州亭台都笼罩在沉沉暮色中,渲染了黯淡的气氛;但鹿群自由清闲鸣叫的画面,仍让人感到此地的繁华。
D.结句中写斜日里衰草连天,历史的长河中涌动着不尽的千古遗愁,写景与抒怀有机结合,起到了呼应前文,余韵不尽的浸染。
2.词中提到吴王夫差的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剖析。
六、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答案】
1.C【解析】C.“鹿群自由清闲鸣叫的画面,仍让人感到此地的繁华”剖析缺点,鹿群自由清闲鸣叫的画面表现的是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灰飞烟灭的荒凉景象。
2.①写吴王夫差首都苏州已被乱石衰草所埋没,昔日的繁华景象不再,引发了词人的怀古之思和历史之叹;②写夫差有运筹之志,图王争霸无止无休,终极招致了亡国之灾,表现了一种深奥深厚的历史兴亡感和沧桑感;③写夫差输给了泛舟五湖的范蠡,解释夫差好大喜功,不知审时度势,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反思。
【解析】
“夫差旧国,喷鼻香径没、徒有荒丘”交代出这往昔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被埋没了,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当年的御阶宫道已被乱石衰草所埋没,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灰飞烟灭,抒发了作者的怀古之思和历史之叹。
“想当年,空运筹决斗,图王取霸无休”,据《史记》载:“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苏州也。”想当年,吴越争霸,堂堂夫差空有运筹之志,却不知审时度势,图王争霸无止无休,终极招致了亡国之灾。越败苏州之后,对吴称臣。吴王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劝谏放虎归山,将越王勾践君臣放归越国,给自己埋下了亡国的祸胎。终极在越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反攻下,仓皇溃败,落得身死亡国的了局。作者通过追忆春秋吴越争霸的往事,抒发了深奥深厚的历史兴亡慨叹。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骚”,意谓吴王好大喜功,“图王取霸无休”,反将大好河山拱手输给了泛舟五湖的范蠡,可叹啊,前朝旧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飞烟灭的风骚人物。表现出词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反思。
【注释】
萧索:冷落落寞。断蓬:断根的蓬草,因风而四处飘飞,常以喻游子。兰棹(zhào):木兰树所制之桨,此以指船。三吴:江浙一带地名,详细何指有多种说法,一样平常认为是苏州、润州、湖州 ,此处指苏州。苏州:山名,在苏州西南,上有吴王夫差所筑之苏州台。牢落:荒凉冷落。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 一度称霸,后为越王勾践所灭,自尽而去世。夫差都苏州,故称苏州为夫差旧国。喷鼻香径:飘满花喷鼻香的园中小路,即指宫廷园圃,越曾向吴王夫差供献美女西施,“喷鼻香径”亦暗示西施。呦呦:拟鹿鸣叫声。决斗:指夫差二年,吴越会稽一战。图王取霸:钻营称霸一方。翻输:反而不如。范蠡(lǐ):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句践灭吴,后泛舟隐于五湖。此句意为夫差曾不可一世,然结局反不如范蠡,虽漂流在野,无显赫的权势地位,却能保全性命。验:查验。此句意为查验前代经史,那些风骚英雄了局每每可悲,犹如夫差。
【译文】
傍晚的江边,十分寂寞,我像折断了的蓬草,到处飘飞,如今兴致一来,又乘船向东游荡。夜雾初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零落,远不及以前俊秀。这往昔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埋没了,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繁华的景象已经看不见,只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唤。怀想当年,夫差徒然运筹帷幄,一直指挥战斗,为的是称霸逞强。江山似图画那样俏丽,天空云涛滚,江中水波茫茫,但气概的他,还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细细研读以前的图书、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太息神伤。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革。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怆廉。
【赏析】
上片写景,阐述三吴美好的自然风光,引发出怀古伤今之思。“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薄暮的天空散发着萧索的凉意,我像无根之飞蓬浪迹天涯,乘兴驾舟东游。开篇点出了东游的韶光背景。“三吴风景,苏州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因西南有苏州山,有苏州台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吴的风景,苏州的亭台,全都笼罩在沉沉的暮色中。“夫差旧国,喷鼻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当年的御阶宫道已被乱石衰草所埋没,昔日的繁华景象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鸣的荒凉山丘。“麋鹿呦呦”,据《史记·淮南王传》载:“王坐东宫,召伍被与谋曰:‘将军上。’被帐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
’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麇鹿游苏州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人以麋鹿游苏州台比喻亡国。此处开启下片,引发了柳永词鉴赏词人的怀古之思。
下片追忆春秋吴越争霸的往事,抒发了深奥深厚的历史兴亡慨叹。“想当年,空运筹决斗,图王取霸无休。”据《史记》载:“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苏州也。”想当年,吴越争霸,堂堂夫差空有运筹之志,却不知审时度势,图王争霸无止无休,终极招致了亡国之灾。越败苏州之后,对吴称臣。吴王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劝谏放虎归山,将越王勾践君臣放归越国,给自己埋下了亡国的祸胎。之后又频频发兵北伐,与齐、晋等北方诸侯强国争霸,劳民伤财。越王趁机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志在报复,终极在越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反攻下,仓惶败溃,落得身死亡国的了局。“空”字,意味深远,饱含了对吴国兴亡的深深感叹。“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骚。”意谓吴王好大喜功,“图王取霸无休”,反将大好河山拱手输给了泛舟五湖的范蠡,可叹啊,前朝旧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飞烟灭的风骚人物。“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斜日里衰草连天,历史的长河中涌动着不尽的千古遗愁。
这是一首即兴而作的咏史诗,意境深奥深厚,格调苍凉,谋篇布局洋洋洒洒,颇有大家风范。历史带走的是一身尘埃,在这不尽的长河中,人的绵薄之力犹如苍海一粟,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江山如画,云涛烟浪”,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给后人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