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篇的图文由冯彬藏墨独家原创,书法作品版权归冯彬藏墨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学书法的师友们都知道线条不但是书法的根本,更是书法的灵魂。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短缺线条之美 ,就会成为无木之林,无水之河,以是我们在行草书创作时一定要提倡书法线条美、造型美的表现形式。
本日笔者创作了五言绝句古诗三幅行草书作品,分别是唐代元稹的《行宫》、唐代刘长卿的《弹琴》和唐代白居易的《草》,笔者认为在创作这三幅拙作时对线条方面有一定的打破,但是与读者的哀求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与指教。
行草书作品欣赏之一:
【唐】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作者:冯彬藏墨
行草书作品: 【唐】 元稹《行宫》,作者:冯彬藏墨
如何战胜书法线条上存在的短板,笔者认为紧张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要战胜“心电图”式的线条所谓“心电图”式的线条,便是高下颠簸不大,没有起伏的节奏感。书法作品最忌平直相似,千篇一律。一幅精良的书法作品它的代价就表示在线条的节奏感上,线条变革的节奏感是线条一种活力的表现。每一次笔触的跳动,每一根线条疾缓的节奏弦律流动,都显示出作者创作时的生理变革,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思想理念。
一幅有节奏感的书法作品,表示在线条上有粗有细、有轻有重、有浓有淡、有屈有直、有肥有瘦、有实有虚,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有连有断、有疾有涩,这些变革形成一种节奏的美感。这就像一首乐曲一样,要有主旋律,有紧张的、不断反复涌现的乐句,它是乐曲节奏旋律变革的根本。
我们在欣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时会创造,个中和谐的韵律,幽美的节奏,是反复涌现轻重适中的主线和以它为基调具有高低强弱变革辅线组成的。就犹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澎湃激越、波澜壮阔。
行草书作品欣赏之二:
【唐】刘长卿《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作者:冯彬藏墨
行草书作品:【唐】刘长卿《弹琴》,作者:冯彬藏墨
2、要战胜弱不禁风的线条。
弱不禁风的线条是书法者的大忌,就像是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一点力气都没有,这样的书法怎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呢?一幅人见人爱的好作品便是入木三分、万毫齐力、笔力千钧等等。
要战胜弱不禁风的线条,一定要节制笔力,笔力并不是一种蛮力,不是压着羊毫用尽全身力气去写,而是对羊毫一种利用自若的掌握,是一种掌握力和折衷力的合营,是一种线条冲破纸面阻力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这样写出的线条,不轻滑,不平庸,而是沉着、凝重、老辣、苍劲。
熟习颜真卿字的书家都知道,;他的书法以篆笔融于楷行草中显示出来的笔力,点如坠石,划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使每个字都有厚度,给人以一种浮雕之感,这也是颜真卿书法历朝历代耐久不衰的道理。
行草书作品欣赏之三:
【唐】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作者:冯彬藏墨
行草书作品:【唐】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作者:冯彬藏墨
3、要战胜平铺式的线条
所谓平铺式的线条,便是我们在写书法时所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线条不憨实或者没有立体感,看着是平铺式的,给人的印象是很平庸,勾不起读者的兴趣。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说:“映日照之,线条中央有一缕浓墨,日光映之不透。”沈老的话见告我们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该当是一个立体而不是一个平面的观点。要战胜平铺式的线条就必须哀求我们在写书法运笔时,让羊毫的笔尖在中线运行时来达到中锋运笔的效果,给人的觉得线条的中央是骨,四周包围的是肉,骨藏于肉,肉附于骨,这便是人们常说具有憨实、立体感的线条。只有憨实、立体感的线条才能表现出充足的力度。
有人说王羲之《行穰帖》线条看起来也是平铺的,但是细心的书家会创造王羲之的《行穰帖》看似平铺,其实在平铺上塑造了立体美,也便是将二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这种深藏不露、蕴藉内在的线条也正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