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女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赏析】

王昌龄唐诗浣纱女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
此诗赞颂钱塘女儿的美好。
诗的前两句是从正面对江上女儿进行热烈赞颂。
用的是倒装。

墨客在钱塘江畔看到了“胜花”的女子,情不自禁地问起她们是谁家女儿,“是谁家”是用反诘的办法来表达的赞颂语,充满了惊喜惊叹的感情用的很妙,用意并不是在讯问她们是谁家姑娘。
写女子之美只用“胜花”二字,简洁但却形象。

接下来墨客并不紧接上文,对女子的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而是把笔宕开,又引用历史故事对女子进行赞颂。
史籍记载,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为了求和,并使夫差荒淫失落政,贡美女西施、郑旦给夫差,夫差别常宠爱。
西施、郑旦都是越国苎萝山(在今浙江诸暨县南)鬻薪者之女。
钱塘江古为越地,因此墨客瞥见钱塘江上的俏丽女儿,很自然地遐想到西施、郑旦,以为江上女儿同她们一样俏丽。
这两句诗意是说,如果是在春秋吴王夫差时期,钱塘江上这些女儿,定会像西施、郑旦那样当选送吴宫,并深藏于吴宫之中,不得出来,但如今已不是过去,她们公然出来浣纱了。
“纱”是轻薄的绢。
一群比鲜花还要俏丽的女儿,在碧绿的江水中浣洗着轻纱,她们欢歌笑语,她们那花一样的面庞,映着碧绿的江水和水中的轻纱,这是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
“公然”二字不仅含着墨客对世事清平的由衷赞颂,还表现了女儿们浣纱时的喜悦心情。
引吴王之例,还使作品在赞颂钱塘女儿的同时,对历代的荒淫统治者,进行了讽刺,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作者先容】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墨客。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
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开罪被谪岭南。
三年后北归。
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回籍,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役夫王江宁”之称,善于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述边塞风光,勉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腕细腻。
有《王昌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