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心灵虚空无物的极点,即不存任何功利的目的,不抱任何偏见,武断地保持最高度的寂静,即不急于下结论,不被表面征象所迷惑。外无所见,内无所思,凝神内守,是谓守静。万物在互不滋扰的情形下共同成长发展,我就此静不雅观万物循环往来来往。万物繁芜浩瀚,纷繁变革,但末了都各自回归它的本源。回归本源就做静,静便是复物化性,顺乎自然。复命就做常,认识常叫作明。不认识理解“常”而胆大妄为,肆意胡为,那么一定会导致灾害。理解认识“常”,才能兼容包含统统,统统包含,才能坦然公道,无私无偏。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景附归从,天下归从,才算是顺乎自然,顺乎自然,便是合乎大道,合乎大道,才能永恒长久,终生安然无事。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个中有象。恍兮惚兮,个中有物。窈兮冥兮,个中有精。其精甚真,个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的外在形态,完备以“道”为允从,与“道”保持和谐同等。道混沌模糊而又变革莫测。它模糊不清,变革莫测,但个中有象存在,个中有物存在。它深远幽暗,不可名状,但个中却蕴含着极其细微的精质。这种精质是很详细的,这种精质又是最真实的。从远古到如今,道作为本体,它的名字永久不会消亡,只有通过它,才能认知万事万物的原始。我怎么会知道万事万物原始的状态呢?便是通过道来做到这一点的。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落者同于失落。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落者,失落亦乐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行不言之教,听仁万物自然变革。以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清晨,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是谁造成这种局势的呢?是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不必说一样平常人了。因此汲汲追求道的人,凡是寻求皈依道的,就和道相同,寻求皈依德的,就和德相同;寻求皈依失落的,就和失落相同。和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和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和失落相同的人,失落也乐于得到他。有不值得信赖的情形存在,才会有不信赖的事情发生。
在老子看来,天地之间,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其抽芽、成长、状大,衰微乃至去世亡的过程,都不能永恒存在,唯有大道才是亘古常新、永生不灭的。
因此,只有与大道混同合一,方可超越时空的界线而周行不殆,生生不息,人们应追求精神的超越,而不是汲汲于面前的暂时利益,皈依于道,武断对道的崇高崇奉,就能够使微小的生命融入不朽的大道,超越有限,超越详细,无往而不利。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才可以经受住人生道路上的各类风波坎坷。
故老子曰:“复归于婴儿”。这里指的是回归到婴儿的心态。婴儿看待这个天下不是用逻辑思辨的思维来看的,没有比较,没有二元对立,只因此心为镜,把心作为一壁镜子映照统统的,我们能够跳出来看自己,称之为不雅观,我们能够闭其门,塞其兑,只向内看,只去按照心的觉知走,称之为“阅”,以阅众莆,由此可以看到万物生发之状,万物的成长收藏之状,由上往下看,也是我们常说的天道视角,用上天的视角来看待统统,自然一览无余。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打消杂念,澄清心灵,能做到不留半点瑕疵吗,这里的“疵”指的是我们的所知障,从而无法内不雅观,无法跳出来看自己。不可以随着外物跑,立足本源,只有回归本心,那个明镜上照答案。
常无欲以不雅观其妙,常有欲以不雅观其徼。只有我们向道而行,处处接应的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