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实在很大略,至少在民国以前,是不会有人提出这种问题的。
这是由于涌现了简体字才会发生的征象。
作为一个诗词的爱好者, @老街味道本人还是挺支持利用繁体字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先从苏轼的这首词谈起。

一、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重韵征象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重韵的征象,是由于涌现了两个“发”字。
念奴娇不是如梦令,是不能重复押韵的。
虽然李清照笑话苏轼“每每不协音律”,但是东坡师长西席也不会犯重韵的低级缺点。

那为什么会押两个“发”作为韵脚呢?我们先看看这首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重韵了吗爱好诗词的你赞成繁体字照样简体字呢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曾经犯过狐疑,@老街味道也曾经很奇怪,为什么同一首词中有两个“发”呢?这个问题并不繁杂,老师也讲过,由于雄姿英发和早生华发的“发”根本就不是一个字。

我们打麻将都知道中”發“白的”發“,而头发的发写作:“髮 ”。

除了“发”以外,还有很多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时被合并了,这些字都造成了后人阅读古典作品的障碍。
例如后,合并了前后的“後”和皇后的“后”。
历,合并了游历的“歷”和日历的“曆”。

二、字形的变革 影响当代人对古诗文的理解

大学以前的教诲不再学习也不打仗繁体字了,利用简体字更适应事情和生活。
但是阅读古代文献时就随意马虎产生不少误解,同时也有增加了不少的阅读的难度。
例如在《后汉书·光武纪》 :

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
』春秋演孔圖曰:「卯金刀,名為〔劉〕,赤帝後,次代周。

有一本叫做《赤伏符》的谶书说刘秀发兵捕不道之人,卯金会成为天子。
看繁体字很清楚,卯金加上刀,便是指光武帝“劉”秀。
看简体理解起来就麻烦一些。

宋朝林景熙有一首绝句《项羽庙》:

夜半追兵入楚营,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地下如何见范增。

半夜里汉兵杀进楚军大营,楚汉争霸以楚亡汉兴结局。
后面是墨客评价项羽:你活着羞于见江东父老,难道你去世了就有脸面去见范增吗?

鸿门玉碎:当年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范曾大怒,拔剑击碎了张良献给项羽的玉石。
卯金兴:便是刘邦兴起。

三、白居易的离合诗

白居易有一首离合七律《游紫霄宫 》

水洗尘埃道未尝,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喷鼻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这首离合诗的规则是,前面一句的结尾字,上半部去掉,留下半部作为下一句的首字。

例如第2句的忘,去掉亡留下心:心怀六洞丹霞客;第3句的客,留下口:口诵三清紫府章;同理,章留下十:十里采莲歌达旦;旦,留下一:一轮明月桂飘喷鼻香;喷鼻香留下日:高公子还相觅;觅,留下见:见得山中好酒浆;浆留下水,成为第一句的第一字:水洗尘埃道未尝。

问题涌现了,尝的下半部是云,但是第二句却是:甘于名利两相忘。
这是怎么回事?

实在知道尝的繁体字就恍然大悟了,尝的繁体字是“甞”,下面是“甘”,所以是:甘于名利两相忘。

不认识繁体字,这些古人的笔墨游戏就搞不明白了,以为这便是平平常常的一首诗而已。

四、有些简体字消弱了汉字的表意功能

繁体字的字形与构造常常蕴含着特定的含义,例如有心的“愛”,常见面来往的“親”属。
但是不少简体字就没有了这种字形上的表意浸染,例如今天的爱没有心,亲也没有了见。

有人还特意根据简体与繁体的不同做了打油诗,读起来蛮有趣的:

親(亲),亲不见;

產(产),产不生;

愛(爱),爱无心;

備(备),备无人;

厰(厂),厂空空;

麵(面),面无麦;

聽(听),听无耳;

導(导),导无道........

五、书法中的简体字

简体字并不完备是现在人编写的,据笔墨改革专家叶籁士对《简化字总表》中常用的521个简化字统计,创造个中解放区和建国后涌现的只有101个 ,别的420字早已经盛行或存在 。

个中民国有60个,其他300多个字从先秦到明凌晨就存在了。
我们早年人书法作品中就能见到很多的简体字。
例如在汉朝《急就章》中有:时、东、孙、楼、来、夹等20多个简体字。
下面这个字帖是苏轼的《人来得书贴》,个中就有不少简体字:万、诚、来.....

可见简体字在古代已经比较盛行了。

六、简体字的推广

简体字的推广听说从太平天国就已经开始了,目的是为了提高识字率。
晚清政府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举措,但是奏效甚微。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知识分子们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提高国人知识水平和识字率,再次提出了将繁芜的繁体字简化的办法。

这项运动收到了广大的知识分子们的支持:陈望道、叶圣陶、巴金、老舍、郑振铎、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达夫、林汉达.......

但是这项巨大的工程一波三折,从民国到解放后,一贯到2000年第九届人代会通过了《中华公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措辞笔墨法》才算大功告成。

现在简化字已经完备遍及了,乃至商户的招牌也不许可利用繁体字。
前些年我们这里创城时,我就眼睁睁看着城管们把楼下烧烤店的招牌摘了下来,招牌的三个字有两个用了繁体字。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繁体字的代价,于是规复繁体字的呼声彷佛也越来越高。

结束语

当年推广简体字是为了提高国民的认字水平, 如今这项义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但是提及繁体字的规复并不随意马虎,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别的不说,从经济上看,各种印刷品的更新就会摧残浪费蹂躏巨大的财富,而且繁芜的繁体字也会增加学习的难度,

不过我们也能看到,港、台地区一贯在利用繁体字,并没有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以是我倒是以为小范围规复也未尝不可,例如商店的招牌完备可以推广一下繁体字。

现在网络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喜好用繁体字,学书法的自然很习惯用繁体,学习诗词的朋友也可以学着利用繁体字,至少在阅读和理解古诗词方面是有帮助的。

实在繁体字便是一个习气问题,常用的那些字看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老街味道

豆蔻梢头仲春初 从“豆蔻”2字看出杜牧诗中少女的真实身份

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还是十里莺啼绿映红 杨慎评杜牧诗有道理吗?

从钱钟书诠释李商隐《锦瑟》 学习唐人作诗的秘密

浅说王国维隔与不隔2 为何说李商隐是4P型墨客 白居易是4C型墨客​